搜索
首页 《京兆公池上作》 莲折舟行远,萍多钓下迟。

莲折舟行远,萍多钓下迟。

意思:莲花折船走远,浮萍多钓下迟。

出自作者[唐]温庭筠的《京兆公池上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秋日即事》,作者通过描绘秋日山野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京口(今江苏镇江)战事的关注,同时也流露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忧虑。 首联“稻香山色叠,平野接荒陂。莲折舟行远,萍多钓下迟”,描绘了稻谷飘香、山色叠翠的秋日田野景象,平野与荒陂相接,生机勃勃。而莲折、舟行远、萍多、钓下迟,则暗示了秋天的季节和渔人垂钓的困难。这些景象都充满了秋日的宁静和悠然自得的气氛。 颔联“坏堤泉落处,凉簟雨来时”,进一步描绘了秋日的景象,坏堤后的泉水落下的景象,让人感受到秋雨带来的清凉。这里也暗示了作者可能正在使用凉席,感受秋雨带来的舒适。 颈联“京口兵堪用,何因入梦思”,作者将目光转向了京口(今江苏镇江)的战事。这里用“京口兵堪用”来表达对军队的关注,但“何因入梦思”则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对战争的忧虑。 整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京口战事的关注和忧虑。诗中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的描绘,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和敏锐的观察力。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通过对秋日景象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同时,诗中也蕴含了一定的哲理,即和平与战争的对比和对生活的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稻香山色叠,平野接荒陂。
莲折舟行远,萍多钓下迟。
坏堤泉落处,凉簟雨来时。
京口兵堪用,何因入梦思。
作者介绍 温庭筠简介
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男,汉族,唐代并州祁县(今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有“温八叉”之称。

温庭筠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恨不得志,行为放浪。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浓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有《花间集》遗存。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其词作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被尊为“花间词派”之鼻祖。

关键词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