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蕲州厉使君七夕祈雨》 五马无惭德,三龙合效灵。

五马无惭德,三龙合效灵。

意思:五马不惭愧,三个龙合效灵。

出自作者[宋]戴复古的《蕲州厉使君七夕祈雨》

全文赏析

这首诗《樽俎忘佳节,衣冠肃广庭.为民祈一雨,何暇赏双星.五马无惭德,三龙合效灵。前山好云气,早已动雷霆》是一首描绘了古代官员祈雨场景的诗。通过对这一场景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官员们为民请命、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同时也传达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期待。 首联“樽俎忘佳节,衣冠肃广庭”,诗人以简洁的笔法描绘了祈雨场景的肃穆气氛。在祭祀的场所,官员们忘却了佳节的喜庆,衣冠楚楚,严肃地站在广大的庭院中。这反映了官员们对祈雨的重视和庄重态度。 颔联“为民祈一雨,何暇赏双星”,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官员们为民请命的崇高精神的赞赏。他们无暇欣赏夜空的双星,全心全意地祈求一场及时雨,为百姓带来丰收和希望。 颈联“五马无惭德,三龙合效灵”,运用了典故,形象地描绘了祈雨的场景。五马和三龙都是古代神话中的神兽,象征着力量和威严。在这里,诗人描绘了官员们无愧于德行,而神灵则与他们一同发挥作用,为百姓带来福祉。 尾联“前山好云气,早已动雷霆”,在前一场景的基础上,描绘了云气弥漫的前山,预示着一场雷霆的到来。这象征着自然力量的觉醒和即将到来的丰收。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古代官员祈雨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诗中运用了典故和生动的描绘,使得诗歌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生动的艺术表现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樽俎忘佳节,衣冠肃广庭。
为民祈一雨,何暇赏双星。
五马无惭德,三龙合效灵。
前山好云气,早已动雷霆。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戴复古(1167年-1248年后),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

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解释

  • 五马

    读音:wǔ mǎ

    繁体字:五馬

    英语:official of a county

    意思:(五马,五马)

     1.《玉臺新咏•日出东南隅行》:“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
      ▶汉时太

  • 三龙

    读音:sān lóng

    繁体字:三龍

    意思:(三龙,三龙)

     1.三条龙。
      ▶汉·焦赣《易林•丰之需》:“三龙北行,道逢六狼。”
     
     2.喻三位杰出者。喻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

  • 效灵

    读音:xiào líng

    繁体字:效靈

    意思:(效灵,效灵)
    显灵。
      ▶南朝·宋·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晷纬昭应,山渎效灵。”
      ▶明·陶宗仪《辍耕录•叙画》:“古先圣王受命应录,则有龟字效灵,龙

  • 无惭

    引用解释

    亦作“ 无慙 ”。 1.无所惭愧。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祝盟》:“神之来格,所贵无惭。” 唐 杜甫 《赠崔十三评事公辅》诗:“舅氏多人物,无惭困翮垂。”

    2.引申指不逊于或当得起。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事类》:“夫山木为良匠所度,经书为文士所择。木美而定於斧斤,事美而制於刀笔,研思之士,无惭匠石矣。”《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