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书林十景诗》 何当裁制十二个,吹作来仪凤凰曲。

何当裁制十二个,吹作来仪凤凰曲。

意思:为什么要裁制十二个,吹出凤凰凤凰曲。

出自作者[宋]谢枋得的《书林十景诗》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亲手种植竹子的诗,通过对种植过程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清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摒弃。 诗的开头,“携锄凿破南山云,种来修竹凌青冥”,描绘了诗人拿起锄头,打破南山的云雾,种下修长的竹子的场景。这里的“修竹”象征着高洁、清雅,而“凌青冥”则描绘出竹子生长的高远之势,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参天引风挺苍玉,匝地印月筛黄金”,这两句描绘了竹子的形态和它在环境中的作用。竹子高大挺拔,能引来风,象征着坚韧和毅力;竹叶婆娑,能映照月光,象征着清雅和纯洁。 “清瘦何妨惟却俗,净扫胸中尘万斛”,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清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摒弃。他认为清瘦的竹子可以净化心灵,扫除心中的尘世烦恼。 “何当裁制十二个,吹作来仪凤凰曲”,最后两句描绘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他想象着有一天能够制作出十二根竹箫,吹奏出凤凰来仪的乐曲,象征着和谐、美好和繁荣。 整首诗通过对种植竹子的过程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清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摒弃,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携锄凿破南山云,种来修竹凌青冥。
参天引风挺苍玉,匝地印月筛黄金。
清瘦何妨惟却俗,净扫胸中尘万斛。
何当裁制十二个,吹作来仪凤凰曲。
作者介绍
谢枋得(1226~1289年4月25日),字君直,号叠山,别号依斋,信州弋阳(今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诗文豪迈奇绝,自成一家。担任六部侍郎,聪明过人,文章奇绝;学通“六经”,淹贯百家,带领义军在江东抗元,被俘不屈,在北京殉国,作品收录在《叠山集》。他蔑视权贵,嫉恶如仇,爱国爱民,用生命和行动谱写了一曲爱国的壮丽诗篇。

关键词解释

  • 来仪

    读音:lái yí

    繁体字:來儀

    意思:(来仪,来仪)

     1.谓凤凰来舞而有容仪,古人以为瑞应。语出《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
      ▶孔颖达疏:“箫韶之乐作之九成,以致凤皇来而有容仪也。”

  • 凤凰

    读音:fèng huáng

    繁体字:鳳凰

    短语:凤 鸾

    英语:(n) legendary phoenix bird

    意思:(凤凰,凤凰)
    亦作“凤皇”。
     

  • 何当

    读音:hé dāng

    繁体字:何噹

    意思:(何当,何当)

     1.犹何日,何时。
      ▶《玉臺新咏•古绝句一》:“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六:“故见鄙姿,逢君辉光。身远心

  • 裁制

    读音:cái zhì

    繁体字:裁製

    英语:tailor

    意思:(参见裁制)

     1.裁剪制作。
      ▶《周礼•考工记•函人》“凡为甲,必先为容,然后制革”汉·郑玄注:“裁制札之广袤

  • 十二

    读音:shí èr

    繁体字:十二

    意思:
     1.十分之二。
      ▶《史记•高祖本纪》:“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齐得十二焉。”
      ▶裴骃集解引苏林曰:“十二,得十中之二。”
     
     

  • 仪凤

    读音:yí fèng

    繁体字:儀鳳

    意思:(仪凤,仪凤)

     1.凤凰的别称。语本《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
      ▶唐·张正元《南风之薰赋》之一:“始斯人之解愠,倏仪凤以员来。”
      ▶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