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水调歌头 再和寄酬袁子英萧寺》 明月出东海,隐约见琼楼。

明月出东海,隐约见琼楼。

意思:明月出东海,隐约看见琼楼。

出自作者[元]谢应芳的《水调歌头 再和寄酬袁子英萧寺》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思念和渴望重逢的情感。 首联“六载远相忆,一日似三秋”,直接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深思念。六年的时间很长,但作者却说“一日似三秋”,这是形容时间的流逝让他感觉如同经历了三个寒冷的秋天,这是对思念之深的生动描绘。 颔联“别后雪添蓬鬓,着述遣穷愁”,描述了作者与朋友分别后的生活状态。鬓发因雪增添而衰,著述则排遣穷困的忧愁,这是对作者生活困境的描绘,同时也透露出他对朋友的深深挂念。 接下来的几联,作者描述了他与朋友重逢的渴望,以及重逢后的欢乐和期待。“几度欲寻安道,溪上片帆飞去,兴尽复回舟”,这几句诗描绘了作者多次试图寻找朋友,但都未能如愿,直到看到朋友乘船远去的身影,心中的期待和激动才得以平息。这种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深思念和渴望重逢的愿望。 在明月出东海的背景下,琼楼隐约可见,作者呼唤龙伯、击鼍鼓、舞阳侯,这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激动和喜悦,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朋友的热烈欢迎和期待。 最后,作者表达了对朋友的感激之情,感谢朋友寄来美妙的音乐和诗作,并邀请朋友一起举杯畅饮,重温旧日的欢乐。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儿孙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珍藏这些美好的回忆,并从中学习成长。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朋友的深深思念和渴望重逢的情感。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六载远相忆,一日似三秋。
别后雪添蓬鬓,着述遣穷愁。
几度欲寻安道,溪上片帆飞去,兴尽复回舟。
明月出东海,隐约见琼楼。
唤龙伯,击鼍鼓,舞阳侯。
何时杯酒,重歌芦叶旧汀洲。
多谢寄来双鲤,白雪阳春数曲,为我和巴讴。
什袭付儿辈,好学制弓裘。

关键词解释

  • 东海

    读音:dōng hǎi

    繁体字:東海

    英语:East China Sea

    意思:(东海,东海)

     1.海名。所指因时而异。大抵先秦时代多指今之黄海;秦·汉以后兼指今之黄海、东海;明以后所

  • 隐约

    读音:yǐn yuē

    繁体字:隱約

    英语:vague

    意思:(隐约,隐约)

     1.困厄;俭约。
      ▶《庄子•山木》:“夫丰狐文豹,栖于山林,伏于巖穴,静也;夜行昼居,戒也;虽飢

  • 明月

    读音:míng yuè

    繁体字:明月

    英语:bright moon

    意思:
     1.光明的月亮。
      ▶战国·楚·宋玉《神女赋》:“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
      ▶唐·张若虚《春

  • 约见

    读音:yuē jiàn

    繁体字:約見

    英语:meet up

    意思:
     预先约定会见(多用于外交场合)。
    ▶《人民日报》1979.5.30:“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沈平今天上午约见日

  • 琼楼

    读音:qióng lóu

    繁体字:瓊樓

    意思:(琼楼,琼楼)
    亦作“璚楼”。
     形容华美的建筑物。诗文中有时指仙宫中的楼臺。
      ▶南朝·梁·陆倕《天光寺碑》:“玟陛凌虚,琼楼郁起,可使龙城愧饰,雁塔惭珍。”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