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见尹公亮新诗,偶赠绝句》 如何持此将干谒,不及公卿一字书。

如何持此将干谒,不及公卿一字书。

意思:如何保持这将干谒,不到公卿一字书。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见尹公亮新诗,偶赠绝句》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用来表达作者对诗歌价值的独特理解,以及对诗歌在社会交往中的作用的思考。 首先,诗中提到“袖里新诗十首馀,吟看句句是琼琚。”这里用琼琚这样的美玉来比喻诗中的佳句,表达了作者对诗歌艺术的极高评价。他认为,诗歌不仅仅是语言的艺术,更是情感和思想的载体,每一句诗都如同美玉一般,值得细细品味。 然后,“如何持此将干谒,不及公卿一字书。”这里表达了作者对诗歌在社会交往中的作用的思考。他觉得,拿着自己的诗作去求人引荐或进行社交活动,其效果可能还不如公卿写的一封书信。这并不是说诗作没有价值,而是强调诗歌在社会交往中的局限性。在某些情况下,直接的人际交往和影响力可能更为重要。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诗歌价值的独特理解,以及对诗歌在社会交往中的作用的思考。他认为诗歌是高雅的艺术,值得人们去品味和欣赏,但并不是说诗歌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在社会交往中,直接的人际交往和影响力可能更为重要。 此外,这首诗也反映了作者对自我价值的认识和对社会现实的观察。他意识到自己的诗作虽然美好,但并不能直接带来实际利益,这可能也是他发出“如何持此将干谒”的疑问的原因之一。这也反映出他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和对社会现实的无奈。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袖里新诗十首馀,吟看句句是琼琚。
如何持此将干谒,不及公卿一字书。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干谒

    读音:gān yè

    繁体字:乾謁

    英语:seek favour; seek an interview

    意思:(干谒,干谒)
    对人有所求而请见。
      ▶《北史•郦道元传》:“﹝弟道约﹞好以荣

  • 一字

    读音:yī zì

    繁体字:一字

    意思:
     1.一个字。
      ▶汉·王充《论衡•鬚颂》:“夫一字之謚,尚犹明主;况千言之论,万文之颂哉!”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练字》:“故善为文者,富于万篇,贫于一字。”
     

  • 公卿

    读音:gōng qīng

    繁体字:公卿

    英语:公 (gong) and 卿 (qing) both of which were high officials in ancient China. (Archaic) broadly a sen

  • 如何

    读音:rú hé

    繁体字:如何

    短语:争 怎 焉 哪样 安 哪 何等

    英语:what

    意思:
     1.怎样。
      ▶《书•尧典》:“帝曰:‘俞,予闻,如

  • 字书

    读音:zì shū

    繁体字:字書

    英语:wordbook; lexicon

    意思:(字书,字书)

     1.以字为单位,解释汉字的形体、读音和意义的书,如《说文解字》、《玉篇》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