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好听琴》 尤宜听三乐,安慰白头翁。

尤宜听三乐,安慰白头翁。

意思:尤其应该听三快乐,安慰白头翁。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好听琴》

全文赏析

这首诗《本性好丝桐,尘机闻即空》是一首描绘诗人爱好丝桐(即弹琴)乐趣的诗,表达了作者在弹琴时能够忘却尘世烦恼的愉悦心情。 首句“本性好丝桐,尘机闻即空”直接点明诗人对弹琴的喜爱,丝桐指的是琴,诗人将弹琴比作丝桐,可见其对此情此物的特殊感情。尘机闻即空,则表达了弹琴时能够消除尘世烦恼,让心灵回归平静的意境。 “一声来耳里,万事离心中”这句诗更是直接表达了弹琴带来的效果,琴声传来,能够让所有的烦恼忧愁都离开心灵,只留下清净和平静。 “清畅堪销疾,恬和好养蒙”进一步描绘了弹琴带来的舒适愉悦感,可以消除疲劳,让人感到宁静平和,适合于颐养精神。 最后两句“尤宜听三乐,安慰白头翁”则表达了听琴的最佳效果,尤其是在晚年时,更能给人以安慰和愉悦。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描绘弹琴的乐趣,表达了诗人对清净和平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洞察和理解,以及对老年生活的独特见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本性好丝桐,尘机闻即空。
一声来耳里,万事离心中。
清畅堪销疾,恬和好养蒙。
尤宜听三乐,安慰白头翁。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三乐

    读音:sān lè

    繁体字:三樂

    意思:(三乐,三乐)
    I
    祀天、地、鬼的三种音乐。
       ▶宋·沈括《梦溪笔谈•乐律一》:“天之气始于子,故先以黄钟;天之功毕于三月,故终之以姑洗。地之功见于正月,故先之以太蔟

  • 白头翁

    (1).白发老人。 唐 王昌龄 《题灞池》诗之二:“借问白头翁,垂纶几年也?”《资治通鉴·汉武帝征和三年》:“会 高寝 郎 田千秋 上急变,讼太子寃曰‘……臣尝梦一白头翁教臣言’。” 宋 陈师道 《寄张大夫》诗:“只应青眼老,尚记白头翁。”
    (2).草名。近根处有白茸,状似白头老翁,故名。《太平御览》卷九九○引《本草经》:“白头翁,一名野丈人,一名胡王使者,味苦温,无毒。” 唐 李白
  • 白头

    读音:bái tóu

    繁体字:白頭

    短语:老朽 老 行将就木 苍老 早衰 朽迈 年老 大年 老弱病残 衰老 老态龙钟 上年纪 老迈

    英语:hoary head

  • 乐安

    读音:lè ān

    繁体字:樂安

    意思:(乐安,乐安)
    犹安乐。
      ▶汉·焦赣《易林•干之大有》:“上帝之生,福祐日成,修德行惠,乐安且宁。”

    解释:1.犹安乐。

  • 头翁

    读音:tóu wēng

    繁体字:頭翁

    意思:(头翁,头翁)
    对衙役的谀称。
      ▶《儒林外史》第一回:“头翁,你有所不知。假如我为了事,老爷拏票子传我,我怎敢不去?”
      ▶《儒林外史》第十三回:“既承头翁好心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