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寝唐陵无麦饭,山溪野径有梨花。
意思:平民百姓死后有人上坟祭祀,可汉唐帝王的陵寝竟无人携麦饭去祭祀,而山边溪间的小路上仍生长着许多梨花。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寒食清明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寂寂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记年华》是一首描绘了乡村生活和风俗的诗,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习俗的尊重。
首联“寂寂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记年华”描绘了乡村的宁静和生活的平淡,但也暗示了乡村的生机和活力,因为插柳记年华是乡村的一种传统习俗,也是人们对时间的感知和记忆的方式。
颔联“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的清明节习俗,虽然禁烟节(即禁放烟花爆竹)在有些地方实行,但在粤人国(广东的别称)的乡村,人们仍然遵循着上坟扫墓、携带家人的传统习俗。
颈联“汉寝唐陵无麦饭,山溪野径有梨花”描绘了乡村的风景和风情,汉寝唐陵(指古代的遗址)虽然没有了麦饭(一种祭祀食品),但山溪野径上却有着盛开的梨花,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这也表达了作者对乡村自然风光的赞美。
尾联“一樽径籍青苔卧,莫管城头奏暮笳”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享受,他愿意在青苔上躺着一杯酒,不去管城头上的暮笳声(即晚上的笳声)。这不仅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也暗示了他对城市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和习俗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习俗的尊重。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和对城市生活的厌倦。整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