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杜使君朝觐》 借寇借不得,清声彻帝聪。

借寇借不得,清声彻帝聪。

意思:借寇借不到,清声响彻帝聪明。

出自作者[唐]贯休的《送杜使君朝觐》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送顾子敦知广德》,作者是宋朝的张耒。 首先,这首诗的开头“借寇借不得,清声彻帝聪。”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运用了双关的手法,一方面表达了顾子敦想要赴任却无法得到批准的遗憾,另一方面也赞美了他的清廉声名,连天帝都听闻了他的名字。 “坐来千里泰,归去一囊空。”表达了顾子敦离任的感慨,千里江山顿时平静,而顾子敦此时却只剩空空的行囊。这既是对顾子敦的安慰,也是对顾子敦即将开始新生活的祝愿。 “遗爱封疆熟,扳辕草木同。”表达了顾子敦在任时的良好影响,如同他的马车扳辕留下的草木一样,深入人心。 “路遥山不少,江静思无穷。”描绘了顾子敦离别时的情景,尽管道路遥远,山峦依旧,但是江水静默,思念却无穷无尽。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顾子敦的赞美和感慨,表达了对他的深深祝福和不舍。同时,也通过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张耒的文学造诣和对友人的深厚感情。 至于“道罕将人合,心难与圣通。”这一句,则表达了作者对顾子敦的期待和祝愿,希望他能少犯错误,保持清廉之心,难以与圣人之心相通,但希望他能向圣人之心靠近。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深情厚意的送别诗,充满了对友人的祝福和不舍。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借寇借不得,清声彻帝聪。
坐来千里泰,归去一囊空。
遗爱封疆熟,扳辕草木同。
路遥山不少,江静思无穷。
花舸冲烟湿,朱衣照浪红。
援毫两岸晓,欹枕满旗风。
道罕将人合,心难与圣通。
从兹林下客,应代天功。
作者介绍 汪精卫简介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

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关键词解释

  • 帝聪

    读音:dì cōng

    繁体字:帝聰

    意思:(帝聪,帝聪)
    帝王的听闻。
      ▶唐·章碣《赠边将》诗:“行收部落归天阙,旋进封疆入帝聪。”
      ▶《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贤声愈着,直达帝聪。”

  • 清声

    读音:qīng shēng

    繁体字:清聲

    意思:(清声,清声)

     1.清亮的声音。
      ▶汉·扬雄《太玄赋》:“听素女之清声,观宓妃之妙曲。”
      ▶宋·梅尧臣《秋日咏蝉》:“薄蜕聊依叶,清声已出林。

  • 不得

    读音:bù dé

    繁体字:不得

    英语:must not

    意思:
     1.不能得到;得不到。
      ▶《诗•周南•关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汉·晁错《论贵粟疏》:“夫腹飢不

  • 借寇

    读音:jiè kòu

    繁体字:借寇

    意思:《后汉书•寇恂传》载恂曾为颍川太守,颇着政绩,后离任。
      ▶建武七年光武帝南征隗嚣,恂从行至颍川,百姓遮道谓光武曰:“愿从陛下复借寇君一年。”后因以“借寇”为地方上挽留官吏的典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