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焦逆讦磨虎口,何似淳于饮一斗。
意思:茅焦逆道磨老虎口,如何淳于喝一斗。
出自作者[宋]晁补之的《复用前韵呈明略鸡肋集卷十四》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人生感慨的诗。诗人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人生的起伏、出处乖离,以及人生的选择与追求。
首句“茅焦逆讦磨虎口,何似淳于饮一斗”,通过对茅焦和淳于的对比,展现了人生面对困境的不同态度。茅焦勇敢地逆流而上,直言不讳,而淳于则选择饮酒自解,逍遥自在。这种对比突显了人生的多样性和选择的多元性。
接下来的“终军乘傅惊汉关,何似富春投组还”,则通过终军和富春的对比,表达了人生的出处乖离和选择的不同。终军勇往直前,建功立业,而富春则放下权力,回归自然。这种对比进一步强调了人生的选择和追求的不同。
“天下同心乖出处,岂徒黄白马毛间”则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以及出处乖离的普遍性。这种变化不仅仅是表面上的黄白马毛之间,更是内心深处的选择和追求的变化。
“鄙夫纷纷烦觖望,负日可堪希国赏”则批判了那些追求功利、心浮气躁的人。诗人认为,这些人的追求是负累,不值得羡慕。
接下来的“竹林居士亦何营,江花无限老江城”则表达了诗人的逍遥自在和超脱世俗的态度。竹林居士没有什么追求,只是在江城老去,欣赏江花无限。这种态度突显了诗人的超脱和自在。
最后的“君不见卒然佳会高欢难,幸值野王聊一弹。人生歧路易南北,明发云散何由攀。”则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际遇的难得,以及人生的选择对命运的影响。诗人认为,人生的道路容易走向不同的方向,一旦分别,便难以再次相聚。
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和人生感慨,表达了诗人的超脱和自在,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