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慈济院双楠》 护持必有诸贤圣,触犯宁无恶鬼神。

护持必有诸贤圣,触犯宁无恶鬼神。

意思:保护必须有各位圣人,触犯鬼神难道不讨厌。

出自作者[宋]文同的《慈济院双楠》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双楠树的高耸、绿意盎然,以及其茂密的叶子和长条形树干为背景,描绘出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 首两句“双楠高耸绿氤氲,密叶长柯荫四邻”,诗人以高耸的双楠树为引子,描绘了其绿意盎然的景象,以及茂密的叶子和长条形树干所形成的巨大树荫,覆盖了周围的四邻。这两句诗以生动的形象,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画卷。 接下来的两句“佛现宝幢经几劫,天开云帐待何人”,诗人笔锋一转,将视线转向了双楠树的神圣之处。在这里,双楠树仿佛成为了佛的化身,其枝叶如同宝幢(佛教法器),经历了无数劫难仍屹立不倒。同时,双楠树又像是在天空中打开了一片云帐,等待着谁的到来。这两句诗充满了神秘和期待,引人深思。 接下来的两句“护持必有诸贤圣,触犯宁无恶鬼神”,诗人进一步强调了双楠树的神圣性和保护的重要性。他认为,双楠树一定会得到众位圣贤的护持,同时也提醒人们要尊重和保护它,即使不小心触犯它,也不会招来恶鬼神的报复。这两句诗充满了敬畏和虔诚,表达了对自然和神圣的敬意。 最后两句“付嘱寺僧常洒扫,莫令向下有纤尘”,诗人以实际行动的嘱咐和期望收尾。他希望寺里的僧人能够经常打扫双楠树下的地面,保持清洁,不要让灰尘落入树根附近。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对双楠树的珍视和爱护,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双楠树为载体,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虔诚,以及对自然和神圣的尊重和保护意识。同时,这首诗也提醒人们要珍视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双楠高耸绿氤氲,密叶长柯荫四邻。
佛现宝幢经几劫,天开云帐待何人。
护持必有诸贤圣,触犯宁无恶鬼神。
付嘱寺僧常洒扫,莫令向下有纤尘。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关键词解释

  • 贤圣

    读音:xián shèng

    繁体字:賢聖

    意思:(贤圣,贤圣)

     1.道德才智极高。
      ▶《六韬•盈虚》:“君不肖则国危而民乱;君贤圣则国安而民治。”
      ▶汉·刘向《列女传•周室三母》:“盖太姜渊

  • 护持

    读音:hù chí

    繁体字:護持

    英语:shield and sustain

    意思:(护持,护持)

     1.保护维持;保卫扶持。
      ▶唐·白居易《香山寺新修经藏堂记》:“尔时,道

  • 触犯

    读音:chù fàn

    繁体字:觸犯

    短语:犯忌

    英语:offend

    意思:(触犯,触犯)
    冒犯;沖撞。
      ▶汉·王充《论衡•难岁》:“岂独抱器载物,去宅徙居触犯

  • 无恶

    引用解释

    不憎恨。《诗·周颂·振鹭》:“在彼无恶,在此无斁。”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楚庄王》:“《诗》云……‘无怨无恶,率由羣匹’,此之谓也。” 唐 韩愈 《唐越州刺史薛君墓志铭》:“公之初志,不以事累,僶勉以随,亦贵於位,无怨无恶,中以自寳。”

    没有邪恶意念。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栣众恶於内,弗使得发於外者

  • 鬼神

    读音:guǐ shén

    繁体字:鬼神

    短语:魔 死神 魔鬼 撒旦

    英语:ghosts and gods

    意思:
     1.鬼与神的合称。
      ▶《易•谦》:“鬼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