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乐天赠樊著作》 皋夔益稷禹,粗得无间然。

皋夔益稷禹,粗得无间然。

意思:皋陶、夔益稷禹,初步得到无异议。

出自作者[唐]元稹的《和乐天赠樊著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古代史书的评论,表达了对史书的价值和意义的深深敬仰。诗中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和评价,以及对史书的编纂和传承的讨论,传达出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 首先,诗中赞美了那些以义烈闻名的历史人物,如君为著作诗中的“志激词且温”一句,表达了对那些充满激情、言辞温和但内心坚定的历史人物的敬仰。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史书的价值认识,认为史书是传承文化、教育后代的必要工具。 然而,诗中也表达了对史书编纂和传承的忧虑。诗人认为,近古时期,史书往往被视为闲官,识字者往往只是借此谋生,而不是真正用心去记录历史的真实和公正。这种状况导致史书往往被误解和曲解,无法达到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诗人最后呼吁人们应该重视史书的价值和意义,用心去记录和传承历史,以便千秋万代能够从中汲取智慧和经验。同时,诗人也强调了史书的公正性和真实性,认为只有真实公正的史书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思考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敬仰和对史书的重视。同时,也提醒人们应该用心去记录和传承历史,以便千秋万代能够从中汲取智慧和经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君为著作诗,志激词且温。
璨然光扬者,皆以义烈闻。
千虑竟一失,冰玉不断痕。
谬予顽不肖,列在数子间。
因君讥史氏,我亦能具陈。
羲黄眇云远,载籍无遗文。
煌煌二帝道,铺设在典坟。
尧心惟舜会,因著为话言。
皋夔益稷禹,粗得无间然。
缅然千载后,后圣曰孔宣。
迥知皇王意,缀书为百篇。
是时游夏辈,不敢措舌端。
信哉作遗训,职在圣与贤。
如何至近古,史氏为闲官。
但令识字者,窃弄刀笔权。
由心书曲直,不使当世观。
贻之千万代,疑言相并传。
人人异所见,各各私所遍。
以是曰
作者介绍 元稹简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

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晚年官至武昌节度使等职。死后追赠尚书右仆射。

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其诗辞言浅意哀,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其乐府诗创作,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而其“新题乐府”则直接缘于李绅。代表作有传奇《莺莺传》《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等。现存诗八百三十余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100卷,留世有《元氏长庆集》。

关键词解释

  • 无间

    读音:wú jiàn

    繁体字:無間

    短语:无休止 绵绵 络绎不绝 连发 缕缕 连 迭起 相接 随地 不已 不止 娓娓 连连 相连 穿梭 不休 不迭 无穷的 持续

    英语:very

  • 皋夔

    读音:gāo kuí

    繁体字:皋夔

    意思:皋陶和夔的并称。传说皋陶是虞舜时刑官,夔是虞舜时乐官。后常借指贤臣。
      ▶宋·王禹偁《谪居感事》诗:“贵接皋·夔步,深窥龙凤姿。”
      ▶元·耶律楚材《用曹桢韵》:“收拾琴书

  • 益稷

    读音:yì jì

    繁体字:益稷

    意思:禹臣伯益与后稷的并称。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原道》:“益·稷陈谟,亦垂敷奏之风。”
      ▶元·揭傒斯《贫交行》:“时哉疏凿人,八年忘外留。出必益·稷俱,归与夔·龙俦。”

  • 得无

    读音:dé wú

    繁体字:得無

    英语:whether or not

    意思:(得无,得无)
    亦作“得亡”。亦作“行毋”。
     犹言能不;岂不;莫非。
      ▶《论语•颜渊》:“为之难,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