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竹窗兄欲死叹》 是故君子儒,明德至善止。

是故君子儒,明德至善止。

意思:所以君子儒,明德至善只。

出自作者[宋]陈著的《次韵竹窗兄欲死叹》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探讨人生、死亡、品德和价值的诗歌。诗人通过对生死、贤鄙、君子与小人的对比,展现了人生的哲理和人生的价值,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品德的追求。 诗歌开头两句“人生天地閒,所患在身死。”表达了人生的脆弱和生命的短暂,为人们敲响了珍惜生命的警钟。接着诗人通过“身死人谁逃,所患不在此。”进一步强调了死亡的普遍性和不可避免性,让人们认识到死亡是生命的必然归宿。 然后诗人通过“所患死其心,此患无比侣。”表达了对于心灵死亡的担忧,强调了品德和价值的重要性。诗人认为,人生的真正价值不在于身外的物质追求,而在于内心的品德和修养。 在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通过对比君子与小人的不同,进一步强调了品德的重要性。君子以明德至善为追求,不问生死,不计时运,而小人则只知追求物质利益,丧失本心,虽生犹死。 在诗歌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兄长竹窗的病情和品格,进一步表达了对于品德和价值的追求。竹窗虽然身患重病,但仍然坚守节操,修竹倚立,无怨无悔。诗人的兄长赋诗表达对于死亡的从容态度,也让诗人自己深刻体会到委顺生命的意义。 整首诗歌通过对生死、品德和价值的探讨,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的珍视和对品德的追求,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人生天地閒,所患在身死。
身死人谁逃,所患不在此。
所患死其心,此患无比侣。
厥初开赋性,未始分贤鄙。
贤鄙何由分,由自全自毁。
是故君子儒,明德至善止。
不问身死生,谁论时泰否。
纷纷蒙昧徒,知有外物尔。
富贵苟可图,遑恤理如彼。
求容足称香,丧志手落匕。
本心不复存,蹠寿何足美。
我兄竹窗兄,劲节修竹倚。
一病二十年,坐受五贼使。
题斋曰委顺,无怨当没齿。
闻兄赋欲死,我方疑所以。
及观欲死辞,终亦委顺矣。

关键词解释

  • 明德

    读音:míng dé

    繁体字:明德

    英语:illustrious virtue

    意思:
     1.光明之德;美德。
      ▶《逸周书•本典》:“今朕不知明德所则,政教所行,字民之道,礼乐所生,非

  • 君子

    读音:jūn zǐ

    繁体字:君子

    短语:正人君子 仁人志士

    英语:nobleman

    意思:
     1.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常与“小人”或“野人”对举。
      ▶

  • 是故

    读音:shì gù

    繁体字:是故

    英语:hereat

    意思:连词。因此;所以。
      ▶《论语•先进》:“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唐·柳宗元《刘叟传》:“是故事至而后求,曷若未至而先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