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再用出郊韵似延庆老三首》 菩提只在摄心官,日观元同月观看。

菩提只在摄心官,日观元同月观看。

意思:菩提只在摄心官,同一个月看日观元。

出自作者[宋]吴潜的《再用出郊韵似延庆老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菩提只在摄心官,日观元同月观看》充满了禅意和哲理,它以独特的语言和意象,表达了对于菩提、因缘、禅修等佛教哲学的理解和感悟。 首联“菩提只在摄心官,日观元同月观看”,诗人用“菩提”代表智慧和觉悟,用“摄心官”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专注和静心在修行中的重要性。而“日观元同月观看”则暗示了日月同辉,明暗相济,象征着修行中的光明与黑暗,困难与挫折,都是为了更好地接近真理,提升智慧。 颔联“万种因缘都是结,一花根蒂几曾残”,表达了因缘际会,万法皆缘的佛教观念。诗人用“结”来形容因缘的复杂和纠缠,而“花根蒂”则象征着生命的根源和本质,无论怎样的纷繁复杂,都不能改变其本质。这一联表达了生命的本质是永恒的,不会因为外在的改变而改变。 颈联“祖师曾誓疮脓坏,讲主能参屎橛乾”,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对禅宗祖师誓言的领悟和理解。祖师们誓言要打破一切外在的束缚和限制,包括身体的污秽和恶臭。这一联表达了禅修的决心和毅力,即使面对再艰难的环境,也要坚持下去。 尾联“石硕麻油摊树上,得来元不见难难”,诗人用“石硕麻油”比喻禅修的过程,强调了禅修的过程是自然而然的,无需刻意追求。而“得来元不见难难”则表达了禅修的成果是自然而然的结果,无需担心和畏惧。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禅修的智慧和哲理,充满了禅意和哲理,值得细细品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菩提只在摄心官,日观元同月观看。
万种因缘都是结,一花根蒂几曾残。
祖师曾誓疮脓坏,讲主能参屎橛乾。
石硕麻油摊树上,得来元不见难难。

关键词解释

  • 菩提

    读音:pú tí

    繁体字:菩提

    英语:bodhi

    意思:
     1.佛教名词。梵文Bodhi的音译。意译“觉”、“智”、“道”等。佛教用以指豁然彻悟的境界,又指觉悟的智慧和觉悟的途径。
      ▶

  • 观看

    读音:guān kàn

    繁体字:觀看

    短语:察看 觑 瞧 看出 盼 探望 视 相 览 观 总的来看 瞅 看来 望 顾 张 看到 目 看

    英语:to watch

    <
  • 只在

    引用解释

    1.总在;仍在。 宋 苏轼 《殢人娇·赠朝云》词:“朱脣筯点,更髻鬟生彩。这些箇,千生万生只在。” 宋 李莱老 《谒金门》词:“旧恨新愁都只在,东风吹柳带。”《三国志平话》卷中:“见二嫂灵前烧香奠酒啼哭, 关公 笑曰:二嫂休哭,哥哥只在里。”

    2.就在。 唐 贾岛 《寻隐者不遇》诗:“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水浒传》

  • 摄心

    引用解释

    收敛心神。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崇真寺》:“沙门之体,必须摄心守道,志在禪诵。” 唐 韩偓 《访明公大德》诗:“刮膜且扬三毒论,摄心徐指二宗禪。” 明 吕坤 《<呻吟语>序》:“司农大夫 刘景泽 ,摄心缮性,平生无所呻吟,予甚爱之。”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从此摄心清静,犹不失作九十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