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轲财能道封建,孔子已不言鸿荒。
意思:孟轲财能道封建,孔子也说鸿荒。
出自作者[宋]陆游的《元日读易》
全文赏析
这首诗《伏羲三十余万岁,传者太山一毫芒》是一首对历史文化的赞美诗,它赞美了伏羲的伟大智慧和历史的深远传承。伏羲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位重要人物,被认为是人类的祖先和文明的创始人之一。诗中通过描述伏羲的年龄和传承,表达了对历史长河中伟大人物的敬仰之情。
“春秋虽自鲁麟绝,礼乐盖先秦火亡。”这两句诗表达了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是百家争鸣、文化繁荣的时期。然而,尽管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已经消失,但礼乐文化却一直传承下来,甚至在秦朝焚书坑儒的火劫中也没有完全消失。
“孟轲财能道封建,孔子已不言鸿荒。”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古代社会制度和文化的思考。孟子曾经谈论过封建制度,而孔子则已经不再谈论远古时代的荒凉社会。这暗示着古代社会制度和文化的衰落和变迁。
“於虖易学幸未泯”中的“於虖”是一种感叹词,表示惊讶或感叹。这句诗表达了对易学文化的珍视和期待。易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变化和发展的学问。尽管易学在历史长河中经历了许多变迁和挑战,但诗中表达了对易学文化幸未泯的期待,即易学文化仍然存在并且有继续传承下去的可能性。
最后一句“安得名山处处藏!”表达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珍视和期待。名山处处藏”指的是许多名山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诗人希望这些历史文化遗产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珍视它们。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长河中伟大人物的敬仰之情,对历史文化的赞美之情,以及对易学文化的珍视和期待,以及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珍视和期待。这首诗通过描绘历史的长河和文化的重要价值,展现了诗人对人类文明和文化的深刻思考和珍视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