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醉后赠冯姬》 黄昏歌舞促琼筵,银烛台西见小莲。

黄昏歌舞促琼筵,银烛台西见小莲。

意思:黄昏歌舞催促琼席,银烛台西见小莲花。

出自作者[唐]李群玉的《醉后赠冯姬》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场景,一位美丽的女子,以及她与神仙的爱情故事。 首先,诗的开头“黄昏歌舞促琼筵,银烛台西见小莲。”描绘了一个黄昏时分,歌舞升平的场景。银烛台上,一位名叫小莲的女子正在等待。这里的“琼筵”和“银烛”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一种华丽的氛围。 接着,“二寸横波回慢水”,这句诗描绘了小莲的眼睛,它们像两池春水一样美丽动人。这里的“横波”二字,形象地描绘了女子眼神的流动。 “一双纤手语香弦”则进一步描绘了小莲的美,她的手纤细而美丽,正在拨弄着琴弦。这句诗将小莲的形象与音乐、舞蹈等元素结合在一起,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桂形浅拂梁家黛”和“瓜字初分碧玉年”,这两句诗描绘了小莲的容貌和年龄。她用淡淡的眉黛轻轻拂过,如同桂花的形状;她的年龄如同瓜字初分,正是青春年华。 最后,“愿托襄王云雨梦,阳台今夜降神仙。”表达了小莲对爱情的渴望,她希望像楚襄王梦中的神女一样,与一位神仙坠入爱河。这里的“阳台”典故,暗示了小莲对浪漫爱情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美丽的场景和一位美丽的女子,表达了爱情的美好和浪漫。诗中的语言优美,形象生动,使人仿佛置身于那个美丽的场景之中。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黄昏歌舞促琼筵,银烛台西见小莲。
二寸横波回慢水,一双纤手语香弦。
桂形浅拂梁家黛,瓜字初分碧玉年。
愿托襄王云雨梦,阳台今夜降神仙。
作者介绍
李群玉,唐代澧州人,极有诗才,“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但他“一上而止”,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关键词解释

  • 烛台

    读音:zhú tái

    繁体字:燭檯

    英语:pricket

    解释:1.插蜡烛的器具。 2.指烛台上的蜡烛。

    详细释义:有承盘及插座用以插蜡烛的器物。儒林外史?第

  • 歌舞

    读音:gē wǔ

    繁体字:歌舞

    短语:载歌载舞

    英语:song and dance

    意思:
     1.歌唱和舞蹈。
      ▶《诗•小雅•车舝》:“虽无德与女,式歌且舞。

  • 黄昏

    读音:huáng hūn

    繁体字:黃昏

    短语:暮 夕

    英语:dusk

    意思:(黄昏,黄昏)

     1.日已落而天色尚未黑的时候。
      ▶《楚辞•离骚》:“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