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紫阳王山长俊甫如武林五首》 欧九登庸柳七弃,昭陵曾筑太平基。

欧九登庸柳七弃,昭陵曾筑太平基。

意思:欧九登庸柳七放弃,昭陵曾筑太平基。

出自作者[宋]方回的《送紫阳王山长俊甫如武林五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沉郁悲怆的笔触,对南宋初年的文风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评。 首句“乾淳以后学无师,嘉绍厌厌士气衰”描绘了一个时代,即乾淳年以后,学者们失去了导师,士气萎靡不振。乾淳年是南宋孝宗赵慎在位时期的年号,这段时间是南宋的恢复期和稳定期,然而诗人的视角却揭示出士气低沉的现象。 “何等淫辞南岳稿,不祥妖讖晚唐诗。”诗人对当时流行的诗歌风格提出了批评,认为那些浮华艳丽的辞藻,如同不祥的妖谶,预示着国家的衰败。南岳稿指当时文人所追捧的南岳诗派的作品,这些作品风格浮华,过于追求辞藻的华丽,而忽视了诗歌的社会功能。晚唐诗则是诗人对诗歌历史的理解,他认为那些诗歌过于感伤,缺乏雄浑之气,不能鼓舞士气,振奋人心。 “三风盍遣郑声放,一日忽惊周鼎移。”这里诗人用音乐和器物的比喻来形容社会风气的问题。他认为当时的社会风气已经像“郑声”,过于浮华、靡靡之音,应该及时改变。同时,他也警告人们不要忘记“周鼎”,即那个时代的核心价值观和基础。 最后,“欧九登庸柳七弃,昭陵曾筑太平基。”欧九和柳七都是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他们以词抒情,表达情感,然而在南宋时期却不被重视。诗人以此表达了对南宋文风的不满,同时也对昭陵时期(即北宋太宗赵匡义时期)的太平基业感到惋惜。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沉郁悲怆的笔触,对南宋初年的文风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评。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和对当下社会现象的批判,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士气的关注。同时,他也呼吁人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浮华所迷惑,要坚守核心价值观,为国家的复兴而努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乾淳以后学无师,嘉绍厌厌士气衰。
何等淫辞南岳稿,不祥妖讖晚唐诗。
三风盍遣郑声放,一日忽惊周鼎移。
欧九登庸柳七弃,昭陵曾筑太平基。

关键词解释

  • 昭陵

    读音:zhāo líng

    繁体字:昭陵

    英语:Tomb of Zhao Family

    意思:
     1.陵墓名。
      ▶唐太宗墓。在陕西省·礼泉县·九嵕山。利用山峰凿成。着名的昭陵六骏石刻,原

  • 登庸

    读音:dēng yōng

    繁体字:登庸

    意思:
     1.选拔任用。
      ▶《书•尧典》:“帝曰:畴咨若时登庸。”
      ▶孔传:“畴,谁。庸,用也。谁能咸熙庶绩,顺是事者,将登用之。”
      ▶晋·应贞《晋武

  • 太平

    读音:tài píng

    繁体字:太平

    短语:莺歌燕舞 升平 歌舞升平 清明

    英语:peace and security

    意思:
     1.谓时世安宁和平。
      

  • 柳七

    读音:liǔ qī

    繁体字:柳七

    意思:宋·柳永排行第七,人以此称之。
      ▶宋·刘克庄《哭孙李蕃》诗之二:“相君未识陈三面,儿女多知柳七名。”
      ▶元·孟鲠《南京》诗:“犹传柳七工词翰,不见朱三有子孙。”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