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卜算子·渡口看潮生》 谁信南楼百尺高,不见如莲步。

谁信南楼百尺高,不见如莲步。

意思:谁相信南楼百尺高,不见如莲花步。

出自作者[宋]吕渭老的《卜算子·渡口看潮生》

全文赏析

这首诗《渡口看潮生,水满蒹葭浦。长记扁舟载月明,深入红云去。荷尽覆平池,忘了归来路。谁信南楼百尺高,不见如莲步。》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回忆往昔的诗。 首联“渡口看潮生,水满蒹葭浦。”描绘了渡口的景象,潮水涌动,水满的芦苇丛生的河浦,为读者勾勒出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潮生,意味着潮水涌动,给人一种动态的感觉;蒹葭浦,则描绘了芦苇丛生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这两句诗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展现了渡口的生动与静谧。 颔联“长记扁舟载月明,深入红云去。”诗人回忆起过去的情景,在明月高悬的夜晚,乘着扁舟深入红云般的荷花丛中,表现出一种浪漫而富有生机的情感。月明,给人一种清幽而明亮的氛围;深入红云去,则描绘了荷花盛开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浪漫而富有生机的情感。 颈联“荷尽覆平池,忘了归来路。”描绘了荷花凋谢后覆盖了平静的池塘的景象,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忘了归来路,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暗示着一种深深的感慨和惆怅。 尾联“谁信南楼百尺高,不见如莲步。”最后两句诗发出了疑问,谁会相信在南楼的百尺高处看不到你当年像荷花般优美的步伐呢?南楼百尺高,暗示着高处之景;如莲步,则形象地描绘了美丽而优雅的步伐。这两句诗表达了对过去的深深怀念和无奈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情的回忆,展现了渡口的生动与静谧、浪漫与生机、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以及对过去的深深怀念和无奈感慨。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渡口看潮生,水满蒹葭浦。
长记扁舟载月明,深入红云去。
荷尽覆平池,忘了归来路。
谁信南楼百尺高,不见如莲步。

关键词解释

  • 百尺

    读音:bǎi chǐ

    繁体字:百尺

    意思:
     1.十丈。喻高、长或深。
      ▶汉·枚乘《七发》:“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
      ▶晋·左思《咏史》之二:“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文选•鲍照

  • 南楼

    读音:nán lóu

    繁体字:南樓

    意思:(南楼,南楼)

     1.在南面的楼。
      ▶南朝·宋·谢灵运有《南楼中望所迟客》诗。
      ▶闻人倓注:“灵运《游名山志》:‘始宁又北转一汀,七里,直指舍下园南门

  • 不见

    读音:bú jiàn

    繁体字:不見

    短语:掉 丢失 不翼而飞 遗失 丢 散失 丢掉 少

    英语:not see

    意思:(不见,不见)

     1.看不到。

  • 莲步

    读音:lián bù

    繁体字:蓮步

    英语:lily steps; a beautiful woman\'s graceful way of walking

    意思:(莲步,莲步)
    旧指美女的脚步。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