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通口诵方无碍,笑把吴鸾细字书。
意思:心与口诵方无障碍,笑着把吴鸾细字书。
出自作者[宋]苏辙的《赠石台问长老二绝》
全文赏析
这首诗《法达曾经见老卢,半生勤苦一朝虚。心通口诵方无碍,笑把吴鸾细字书》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一个人从努力到徒劳,从期望到失望的过程,给人以深深的启示。
首先,诗中提到了“法达”,这是一个在诗中作为主角出现的人物。他曾经见到了一位名叫“老卢”的人,或许是一位前辈,或许是一位智者。他看到了老卢的勤奋和努力,看到了他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付出的辛勤和汗水。然而,诗中又说“半生勤苦一朝虚”,意味着法达自己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他曾经的努力和付出,最终化为泡影,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
“心通口诵方无碍”一句,表达了主人公在经历了挫折和失败后,内心深处仍然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真理的追求。他虽然嘴上不说,但内心已经通达,已经理解了真理的含义。这表明他并没有因为失败而放弃追求,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笑把吴鸾细字书”,这里的“吴鸾”可能是指古代的珍贵书籍或者知识,而“细字”则表示这些知识非常深奥和难以理解。主人公虽然经历了失败,但他仍然愿意去学习这些知识,愿意去理解这些深奥的文字。这里的“笑”字,更是表达了主人公的乐观和坚韧,即使面对困难和挫折,他也能够保持笑容,继续前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法达的经历,表达了一个人在追求知识和真理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挫折和失败,但只要内心通达,愿意去学习深奥的知识,就一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这首诗给人以深刻的启示,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不要轻易放弃,要保持信念和勇气,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