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周思道如诏亭》 当年此地开师席,今日其言入制词。

当年此地开师席,今日其言入制词。

意思:当年这里开讲坛,今天他说入制词。

出自作者[宋]文同的《周思道如诏亭》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对一位名为繁上先生的父亲教子的赞美,通过诗人的笔触,我们能够感受到这位父亲的教育智慧和对孩子的深深关爱。 首联“繁上先生教子时,义方题榜贴亭楣。当年此地开师席,今日其言入制词。”诗人通过描述“繁上先生”教子的场景,表达了对这位父亲的敬意。同时,“义方”一词,既指教育方法,也指道德教育,体现了这位父亲的教育理念。而“榜贴亭楣”则形象地描绘了父亲为儿子题榜的过程,进一步强调了这位父亲对儿子的期望和关爱。 颔联“乡里共传为盛事,鬼神相助使前知。”这两句诗表达了乡里对繁上先生教子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这位父亲的教育智慧和预知未来的能力,即所谓的“鬼神相助使前知”。这体现了人们对这位父亲的敬仰和信任。 颈联“后人若续成都记,第一详书不可遗。”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后人的期望,希望后人能够继续记录和传承繁上先生的教子故事,并给予充分的关注和赞美。这也体现了诗人对教育传承的重视。 整首诗通过对繁上先生教子的赞美,表达了对道德教育和教育的重视,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教育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赞美教育、道德和传承的佳作,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情的赞美,展现了教育的力量和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繁上先生教子时,义方题榜贴亭楣。
当年此地开师席,今日其言入制词。
乡里共传为盛事,鬼神相助使前知。
后人若续成都记,第一详书不可遗。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关键词解释

  • 此地

    读音:cǐ dì

    繁体字:此地

    意思:这里,这个地方。
      ▶唐·骆宾王《于易水送人》诗:“此地别燕丹,壮士髮冲冠。”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我初到此地,并不曾认得一个人。”
      ▶洪深《抗战十

  • 当年

    读音:dāng nián

    繁体字:噹年

    英语:then

    意思:(当年,当年)
    I

     1.壮年。指身强力壮的时期。
       ▶《墨子•非乐上》:“将必使当年,因其耳目之聪明,

  • 今日

    读音:jīn rì

    繁体字:今日

    英语:today

    意思:
     1.本日;今天。
      ▶《孟子•公孙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唐·韩愈《送张道士序》:“今日有书至。”

  • 制词

    读音:zhì cí

    繁体字:製詞

    意思:(制词,制词)
    亦作“制辞”。
     
     1.诏书;诏书上的文词。
      ▶唐·王建《贺杨巨源博士拜虞部员外》诗:“诸生拜别收书卷,旧客看来读制词。”
      ▶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