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寿安杂诗十首·藏珠石》 不齧东山根,土色渥如丹。

不齧东山根,土色渥如丹。

意思:不咬东山根,泥土色渥如丹。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寿安杂诗十首·藏珠石》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生动描绘奇山异石并充满丰富想象的诗。诗中以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描绘了一座色彩艳丽、形态奇特的山峰,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诗人借助丰富的想象力,对这座山峰的形成进行了多种可能的推测,如神仙养药、魑魅触落、蛟龙伏卵、女娲补天遗珠等,展示了诗人广阔的思维空间和丰富的想象力。 在诗的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于事物复杂多样性的理解,认为有些事物的成因难以探究,过度推敲只会让自己疲惫。因此,他选择坐在石上,欣赏这奇妙的景色,享受手中的美酒,体现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自然的奇妙景色,又体现了诗人的哲思和豁达态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不齧东山根,土色渥如丹。
危峰忽摧脱,半崖衔石丸。
阴阳昔融结,神化不可原。
初疑偓佺养灵药,魑魅触之无故落。
又疑蛟龙伏巨卵,雷电击之从此{左卵右段}。
或者女娲补天余,却下青冥遗耳珠。
不然盘石戏为乐,聊取天弧弹朱雀。
物理万状终难知,巧心推求徒自疲。
不如引客坐石上,好奇且醉手中卮。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东山

    读音:dōng shān

    繁体字:東山

    英语:east mountain

    意思:(东山,东山)

     1.《诗•豳风•东山》:“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朱熹集传:“东山,所征之

  • 土色

    读音:tǔ sè

    繁体字:土色

    英语:ashen

    详细释义:像泥土一样的颜色。常用来形容人受惊吓或很狼狈、沮丧时的脸色。如:『他吓得全身发抖,脸如土色,两脚不听使唤。』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