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依韵奉和司徒侍中喜雨应祷》 合书时雨奏银台,润泽从今遍九垓。

合书时雨奏银台,润泽从今遍九垓。

意思:合书时雨奏银台,润泽从现在普遍九天。

出自作者[宋]强至的《依韵奉和司徒侍中喜雨应祷》

全文赏析

这首诗《合书时雨奏银台,润泽从今遍九垓》是一首描绘雨水的诗歌,表达了雨水的滋润和恩泽。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合书时雨奏银台,润泽从今遍九垓。”描绘了雨水的重要性和价值。诗人用“合书”形容雨水的重要性,表达了雨水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奏银台”则形象地描绘了雨水奏响的乐章,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润泽从今遍九垓”表达了雨水将覆盖整个大地,为万物带来生机和活力。 颔联“应祷岂惟三日后,为霖曾是十年来。”进一步表达了雨水的重要性。诗人用“应祷”形容雨水的作用,表达了雨水是人们祈求的回应。而“十年来”则表达了雨水对大地长期的滋润和恩泽,使得大地焕发生机。 颈联“已逃虐魃知何地,自起乖龙不待雷。”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想象,描绘了雨水对自然界的影响。诗人用“逃虐魃”比喻干旱和缺水,表达了雨水对干旱的驱逐作用。而“乖龙”则形象地描绘了雨水对龙的影响,使得它们能够重新活跃起来,为大地带来生机。这一联也表达了雨水对自然界的重要性和价值。 尾联“无数公堂森贺笏,尽同秋种荷陶坯。”描绘了雨水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诗人用“公堂森贺笏”比喻官员们对雨水的庆祝和感激之情,表达了雨水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和价值。同时,“尽同秋种荷陶坯”也表达了雨水为农作物提供了生长的条件,使得秋收更加丰富和饱满。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雨水的滋润和恩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雨水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和价值,提醒人们珍惜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这首诗语言优美,意象生动,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合书时雨奏银台,润泽从今遍九垓。
应祷岂惟三日后,为霖曾是十年来。
已逃虐魃知何地,自起乖龙不待雷。
无数公堂森贺笏,尽同秋种荷陶坯。
作者介绍
强至,字几圣,钱塘(今杭州)人。庆历六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熙宁九年卒,年五十五。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

关键词解释

  • 银台

    读音:yín tái

    繁体字:銀檯

    解释:1.传说中王母所居处。 2.见\"银台门\"。 3.见\"银台司\"。 4.银质或银色的烛台。

    详细释义:1.本为宫门名。唐?李肇?翰林志:『

  • 时雨

    读音:shí yǔ

    繁体字:時雨

    英语:A timely rain.

    意思:(时雨,时雨)
    应时的雨水。
      ▶《书•洪范》:“曰肃,时雨若。”
      ▶晋·陶潜《五月旦作和戴主簿》

  • 润泽

    读音:rùn zé

    繁体字:潤澤

    英语:moist; smooth; sleek

    意思:(润泽,润泽)

     1.滋润;使不干枯。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栽树》:“时时灌溉,

  • 九垓

    读音:jiǔ gāi

    繁体字:九垓

    意思:
     1.亦作“九陔”。中央至八极之地。
      ▶《国语•郑语》:“王者居九垓之田,收经入以食兆民。”
      ▶韦昭注:“九垓,九州之极数。”
      ▶晋·葛洪《抱朴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