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侯大夫秋原山观征人回》 圣代止戈资庙略,诸侯不复更长征。

圣代止戈资庙略,诸侯不复更长征。

意思:当代止戈资谋略,诸侯不重新长征。

出自作者[唐]杨巨源的《和侯大夫秋原山观征人回》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两河战罢万方清》是一首描绘战争结束后和平景象的诗,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反思。 首联“两河战罢万方清,原上军回识旧营”描绘了战争结束后的场景,两河之间的战场安静下来,军队归来,重新认出了原来的营地。这一句通过描绘战争与和平的对比,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 颔联“立马望云秋塞静,射雕临水晚天晴”进一步描绘了秋日塞上的宁静景象,战士们停下马匹,仰望天空,秋天的塞外原野异常宁静,他们又来到河边,面对着清澈的水面,天空晴朗。这一句通过描绘宁静的景象,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赞美。 颈联“戍闲部伍分岐路,地远家乡寄旆旌”则转向了对军队生活的反思,战争结束后,军队也面临着新的生活,他们分散在不同的道路上,远离家乡,只能把对家乡的思念寄托在飘扬的旗帜上。这一句表达了对军队生活的无奈和思乡之情。 尾联“圣代止戈资庙略,诸侯不复更长征”表达了对统治者的期望,希望统治者能够通过政治手段来维护和平,而不是通过战争。这也表达了对和平的坚定信念,相信通过和平的方式可以解决各种问题,不再需要长期的战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战争结束后和平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反思,同时也表达了对军队生活的无奈和思乡之情,以及对统治者的期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富有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两河战罢万方清,原上军回识旧营。
立马望云秋塞静,射雕临水晚天晴。
戍闲部伍分岐路,地远家乡寄旆旌。
圣代止戈资庙略,诸侯不复更长征。
作者介绍
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另外同名的还有宋代抗金名将。

关键词解释

  • 圣代

    读音:shèng dài

    繁体字:聖代

    英语:sundae

    意思:(圣代,圣代)
    旧时对于当代的谀称。
      ▶晋·陆云《晋故豫章内史夏府君诔》:“熙光圣代,迈勋九区。”
      ▶南朝

  • 长征

    读音:cháng zhēng

    繁体字:長徵

    短语:远征 远行

    英语:the Long March

    意思:(长征,长征)

     1.远地征戍、征伐。
      ▶

  • 诸侯

    读音:zhū hóu

    繁体字:諸侯

    短语:王公 亲王 公爵

    英语:vassal

    意思:(诸侯,诸侯)

     1.古代帝王所分封的各国君主。在其统辖区域内,世代掌

  • 止戈

    引用解释

    停止干戈,平息战事。《后汉书·种拂传》:“为国大臣,不能止戈除暴,致使兇贼兵刃向宫,去欲何之!” 唐 白居易 《为宰相贺杀贼表》:“况我乘破竹,彼继覆车,止戈之期,翘足可待。” 明 吴承恩 《平南颂》:“时属胜残,止戈戢武。” 太平天囯 洪仁玕 《军次实录》:“故不惮星霜,爰有止戈之意。”参见“ 止戈为武 ”。

  • 侯不

    读音:hòu bù

    繁体字:侯不

    意思:何不。
      ▶《文选•司马相如<封禅文>》:“君乎君乎,侯不迈哉!”李善注:“李奇曰:侯,何也。言君何不行封禅。”

    造句:暂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