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霜菊》 不随蒲柳变,索性待梅花。

不随蒲柳变,索性待梅花。

意思:不随蒲柳变化,索性等梅花。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霜菊》

全文赏析

这首诗《霜菊尤宜晚,才开一两葩。不随蒲柳变,索性待梅花》是一首描绘菊花在寒冷霜冻中独自盛开的美丽景象的诗。通过对菊花的赞美,表达了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 首句“霜菊尤宜晚,才开一两葩”描绘了菊花在霜冻中晚开的特性,它只在霜冻过后才慢慢绽放,给人一种独特的美感。菊花的这种特性被诗人赞美为“尤宜晚”,即特别适合在晚秋时节绽放。 “才开一两葩”描绘了菊花的稀疏,给人一种清雅的感觉。这不仅强调了菊花的美丽,也暗示了菊花在寒冷中独自盛开的坚韧精神。 “不随蒲柳变”一句,诗人用蒲柳比喻那些在寒冷面前容易枯萎的花草,而菊花则选择“不随蒲柳变”,即不向寒冷屈服,坚持自己的美丽。 最后,“索性待梅花”一句,诗人用梅花作为对比,描绘了菊花在寒冷中等待梅花的景象。这不仅强调了菊花的坚韧精神,也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菊花在寒冷中独自盛开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菊花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的赞美。同时,也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鼓励人们在困难面前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等待美好的未来。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霜菊尤宜晚,才开一两葩。
不随蒲柳变,索性待梅花。
作者介绍 张羽简介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蒲柳

    读音:pú liǔ

    繁体字:蒲柳

    英语:big catkin willow

    意思:
     1.即水杨。一种入秋就凋零的树木。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

  • 梅花

    读音:méi huā

    繁体字:梅花

    短语:

    英语:plum blossom

    意思:
     1.梅树的花。早春先叶开放,花瓣五片,有粉红、白、红等颜色。是有名的观赏植物。

  • 索性

    读音:suǒ xìng

    繁体字:索性

    英语:(adv) frankly; bluntly; directly

    意思:
     1.亦作“索兴”。干脆;直截了当。
      ▶宋·朱熹《与魏元履书》:“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