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富东山海师》 无由后之游,不得蒙久益。

无由后之游,不得蒙久益。

意思:没有从后来的游,不能够得到长期益处。

出自作者[宋]文同的《富东山海师》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上人者何人》是一首对富乐之禅客——上人的赞美诗。诗中描绘了上人在过去二十年中的经历和品格,以及诗人对上人的深深敬仰之情。 首段中,诗人以疑问的方式引出主题,表达了对上人的好奇和期待。诗中描绘了上人在成都的过去,已经坐在法席之上,这暗示了上人的深厚佛学修养和影响力。 接下来的段落中,诗人描述了二十年后的重逢。诗人经过芙蓉溪,放下船桨,拿起马鞭,表达了对重逢的喜悦和期待。这段描述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的情感变化,从疑惑到喜悦,再到深深的敬仰。 接着,诗人描绘了上人在山中的形象,他盘旋在险峻的石阶上,叩响佛家的住所。这段描述展现了上人的坚韧和毅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上人的敬仰之情。 在接下来的段落中,上人引领诗人到翠壁下煮茶,拂去藓石上的苔藓。这段描述展现了上人的亲切和热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上人的感激之情。 最后一段中,诗人询问上人关于佛经的翻译,得到了上人的雄辩和古译的启发。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诗人无法再与上人一同游历,表达了深深的遗憾和愧疚。最后,诗人反思自己的行为,进入尘世,感到愧对于自己的名声。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上人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上人的坚韧、热情、慈悲和智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上人的深深敬仰和感激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上人者何人,富乐之禅客。
成都昔尝见,时已坐法席。
别来二十年,嗟此出处隔。
昨过芙蓉溪,舍楫得携策。
盘盘转危磴,上叩金仙宅。
林间识孤标,梵眼老愈碧。
引我翠壁下,煮茗拂藓石。
问之第二月,雄辩发古译。
无由后之游,不得蒙久益。
翻然入尘阓,俯首愧名迹。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关键词解释

  • 无由

    读音:wú yóu

    繁体字:無由

    意思:(无由,无由)
    没有门径;没有办法。
      ▶《仪礼•士相见礼》:“某也愿见,无由达。”
      ▶郑玄注:“无由达,言久无因缘以自达也。”
      ▶《汉书•刑法志》:“

  • 不得

    读音:bù dé

    繁体字:不得

    英语:must not

    意思:
     1.不能得到;得不到。
      ▶《诗•周南•关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汉·晁错《论贵粟疏》:“夫腹飢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