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所居二室号书痴禅悦各成一诗·书疾》 单族未应惭四姓,寸阴端合竞三余。

单族未应惭四姓,寸阴端合竞三余。

意思:单身族不应感到四姓,光阴端与竞争三我。

出自作者[宋]葛立方的《所居二室号书痴禅悦各成一诗·书疾》

全文赏析

这首诗《枕溪曲室巧涵虚,黄卷旁罗恣卷舒。单族未应惭四姓,寸阴端合竞三余。麟毛不具羞文虎,狸骨空传尚墨猪。坐穴藜床逢掖事,那知新有鹤头书》是一首描绘读书生活的诗。 首联“枕溪曲室巧涵虚,黄卷旁罗恣卷舒”描绘了读书的环境,枕溪而居,曲室幽静,读书时可以自由地翻阅书籍。黄卷指的就是书籍,这里是说书籍在旁边整齐地排列,可以随时取阅。 颔联“单族未应惭四姓,寸阴端合竞三余”表达了读书的信念和毅力。单族的读书人并不应该感到自卑,因为即使家族背景不同,只要有恒心和毅力,就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充分利用时间,勤奋读书。这里的“三余”指的是“三余”时间,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 颈联“麟毛不具羞文虎,狸骨空传尚墨猪”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批判。这里用“麟毛”和“狸骨”比喻那些没有实际内容而只追求形式的文化现象,作者认为这种文化是羞耻的,不值得推崇。 尾联“坐穴藜床逢掖事,那知新有鹤头书”表达了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读书的决心和信念。坐在穴中藜床(藜床:粗糙的床)读书,虽然条件艰苦,但作者仍然坚持读书。他并没有想到自己是在读鹤头书(鹤头:古代一种用于书写的笔),而是专注于自己的学习。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读书的决心和信念,同时也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批判。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真理的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枕溪曲室巧涵虚,黄卷旁罗恣卷舒。
单族未应惭四姓,寸阴端合竞三余。
麟毛不具羞文虎,狸骨空传尚墨猪。
坐穴藜床逢掖事,那知新有鹤头书。
作者介绍
葛立方(?~1164),南宋诗论家、词人。字常之,自号懒真子。丹阳(今属江苏)人,后定居湖州吴兴(今浙江湖州)。

关键词解释

  • 寸阴

    读音:cùn yīn

    繁体字:寸陰

    英语:very short time

    意思:(寸阴,寸阴)
    短暂的光阴。语出《淮南子•原道训》:“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
      ▶

  • 单族

    读音:dān zú

    繁体字:單族

    意思:(单族,单族)
    寒微的家族。
      ▶唐·张九龄《谢工部侍郎集贤院学士状》:“臣本单族,过蒙奖拔。”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六:“令狐相自以单族,每欲繁其族党,与崔

  • 未应

    读音:wèi yìng

    繁体字:未應

    意思:(未应,未应)

     1.犹不须。
      ▶宋·王安石《评定试卷》诗:“疑有高鸿在寥廓,未应回首顾张罗。”
      ▶宋·陆游《遣兴》诗:“老去可怜风味在,未应山海混

  • 三余

    读音:sān yú

    繁体字:三餘

    意思:(三余,三余)

     1.《三国志•魏志•王肃传》“明帝时大司农弘农、董遇等,亦歷注经传,颇传于世”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遇言:‘﹝读书﹞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