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拟萧子显春别曲(四首。以下迪功五集)》 杂草积色满河塘,杨柳覆额映娇黄。

杂草积色满河塘,杨柳覆额映娇黄。

意思:杂草积色满河塘,杨柳覆额映娇黄。

出自作者[明]徐祯卿的《拟萧子显春别曲(四首。以下迪功五集)》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杂草积色满河塘,杨柳覆额映娇黄。春心春望不可极,陇北辽阳俱断肠。》,它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和诗人内心感受的诗。 首句“杂草积色满河塘”描绘了河塘中杂草繁茂,颜色积聚的景象,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这句诗通过视觉形象,展现了春天的活力和自然的力量。 第二句“杨柳覆额映娇黄”则描绘了河塘边的杨柳,它们的枝叶覆盖着诗人的额头,映照着娇嫩的黄色。这句诗通过杨柳的柔美和娇黄的映照,进一步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欣赏。 第三句“春心春望不可极”是诗人的内心感受的直接表达。这里的“春心”可以理解为诗人对春天的向往和期待,而“春望”则可以理解为诗人的期待和渴望。然而,由于春天的美丽和生机过于强烈,诗人感到无法望尽,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深深眷恋和不舍。 最后一句“陇北辽阳俱断肠”则表达了诗人的忧虑和愁思。“陇北辽阳”可以理解为诗人的故乡和远方,而“俱断肠”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远方的深深思念,以及无法返乡的愁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眷恋和愁思。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富有诗意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杂草积色满河塘,杨柳覆额映娇黄。
春心春望不可极,陇北辽阳俱断肠。
作者介绍 徐祯卿简介
徐祯卿(1479-1511年),字昌谷,一字昌国,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祖籍常熟梅李镇,后迁居吴县。明代文学家,被人称为“吴中诗冠”,是吴中四才子(亦称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

徐祯卿天性聪颖,擅长文理,人称“家不蓄一书,而无所不通”。早年学文于吴宽,学书法于李应祯。在文学流派上,与李梦阳、何景明、康海、王九思、边贡和王廷相并成为“前七子”,强调文章学习秦汉,古诗推崇汉魏,近体宗法盛唐,王世贞《艺苑卮言》内引有“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

关键词解释

  • 娇黄

    读音:jiāo huáng

    繁体字:嬌黃

    意思:(娇黄,娇黄)

     1.嫩黄色。
      ▶宋·晏几道《生查子》词:“春从何处归,试向溪边问。岸柳弄娇黄,陇麦回青润。”
      ▶《红楼梦》第四十回:“盘内盛着

  • 河塘

    读音:hé táng

    繁体字:河塘

    意思:河堤。
      ▶宋·何薳《春渚纪闻•司马才仲遇苏小》:“不踰年而才仲得疾,所乘画水舆舣泊河塘。”
      ▶应修人《看花去》诗:“对河的桃林沿河塘:脚边苜蓿;拦腰有菜花黄。”

  • 杂草

    读音:zá cǎo

    繁体字:雜草

    短语:丛杂

    英语:ruderal

    意思:(杂草,杂草)

     1.各种草。
      ▶《汉书•西域传上•罽宾国》:“罽宾地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