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晚入盘门》 人语嘲喧晚吹凉,万窗灯火转河塘。

人语嘲喧晚吹凉,万窗灯火转河塘。

意思:人对嘲讽喧闹晚上吹凉,各种窗灯火转河池塘。

出自作者[宋]范成大的《晚入盘门》

全文赏析

这首诗《人语嘲喧晚吹凉,万窗灯火转河塘》是一首描绘夜晚城市景象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晚风、灯火、柳树、红楼、采菱、拜月等城市生活的细节,展现了夜晚城市生活的繁华与热闹。 首联“人语嘲喧晚吹凉,万窗灯火转河塘”描绘了夜晚的城市景象,晚风习习,人声喧嚣,万家灯火倒映在河塘中,生动地描绘了夜晚城市的热闹和繁华。这一联通过声音和光影的描绘,为读者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夜晚城市画卷。 颔联“两行碧柳笼官渡,一簇红楼压女墙”则以细节描写的方式进一步描绘了夜晚城市的景象。两行碧绿的柳树笼罩着官渡,一簇高耸的红楼俯瞰着女墙,这些细节描绘了城市夜晚的美丽和独特。 颈联“何处采菱闻度曲,谁家拜月认飘香”则以嗅觉和听觉的角度进一步描绘了夜晚城市的景象。采菱度曲、拜月飘香,这些活动在夜晚的城市中显得格外生动有趣。 尾联“轻裘骏马慵穿市,困倚蒲团入睡乡”以作者的自身感受收束全诗,他穿着轻裘的骏马慵懒地在市井中穿行,最后困倚在蒲团上进入梦乡。这一句描绘了作者在城市夜晚生活中的闲适和自在,也表达了作者对城市生活的喜爱和欣赏。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城市的景象,通过声音、光影、细节、活动和感受等多个角度展现了城市夜晚的繁华与美丽,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城市生活的喜爱和欣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城市夜景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人语嘲喧晚吹凉,万窗灯火转河塘。
两行碧柳笼官渡,一簇红楼压女墙。
何处采菱闻度曲,谁家拜月认飘香。
轻裘骏马慵穿市,困倚蒲团入睡乡。
作者介绍 范成大简介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

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淳熙二年(1175年),受任敷文阁待制、四川制置使。淳熙五年(1178年),拜参知政事,仅两月,被劾罢。晚年退居石湖,加资政殿大学士。绍熙四年(1193年)卒,年六十八,追赠五官,后加赠少师、崇国公,谥号文穆,后世遂称其为“范文穆”。

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其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著有《石湖集》、《揽辔录》、《吴船录》、《吴郡志》、《桂海虞衡志》等。

关键词解释

  • 河塘

    读音:hé táng

    繁体字:河塘

    意思:河堤。
      ▶宋·何薳《春渚纪闻•司马才仲遇苏小》:“不踰年而才仲得疾,所乘画水舆舣泊河塘。”
      ▶应修人《看花去》诗:“对河的桃林沿河塘:脚边苜蓿;拦腰有菜花黄。”

  • 灯火

    读音:dēng huǒ

    繁体字:燈火

    短语:

    英语:lights

    意思:(灯火,灯火)

     1.燃烧着的灯烛等照明物。亦指照明物的火光。
      ▶晋·葛洪

  • 嘲喧

    读音:cháo xuān

    繁体字:嘲喧

    意思:嘈杂地鸣叫。
      ▶宋·范成大《西江有单鹄行》:“水鸟不足群,朝暮徒嘲喧。”

    造句:暂无

  • 晚吹

    读音:wǎn chuī

    繁体字:晚吹

    意思:晚风。
      ▶唐·刘长卿《观校猎上淮西相公》诗:“笳随晚吹吟边草,箭没寒云落塞鸿。”
      ▶前蜀·韦庄《雨霁池上作呈侯学士》诗:“鹿巾蔾杖葛衣轻,雨歇池边晚吹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