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李氏园(林)卧疾》 我爱陶家趣,园林无俗情。

我爱陶家趣,园林无俗情。

意思:我爱陶家趣,园林没有世俗的感情。

出自作者[唐]孟浩然的《李氏园(林)卧疾》

全文赏析

《我爱陶家趣,园林无俗情。春雷百卉坼,寒食四邻清》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诗人对陶渊明式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的诗。诗人对陶渊明的田园生活情趣的热爱,以及他对园林中无世俗情调的欣赏,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首句“我爱陶家趣”,诗人直接表达了对陶渊明那种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喜爱。陶渊明是东晋时期著名的田园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充满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赞美。诗人用“陶家趣”来形容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喜爱,表达了他对陶渊明诗歌风格的认同和赞赏。 “园林无俗情”一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田园生活的特点。这里的“园林”指的是陶渊明的田园诗中所描绘的那些美丽的自然景色和田园风光。诗人认为,这些园林中没有世俗的情感和纷争,只有自然和宁静的美,这与诗人所追求的理想生活不谋而合。 “春雷百卉坼,寒食四邻清”两句描绘了春天和寒食节时的景象。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春雷响起,百花绽放。而寒食节时,人们禁烟火,只吃冷食,整个社区都沉浸在清新的空气中。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激之情。 “伏枕嗟公干,归山羡子平”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归隐山林的渴望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诗人感叹自己无法像公干那样在山林中隐居,也羡慕子平能够归隐山林,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争的厌倦。 最后,“年年白社客,空滞洛阳城”两句描绘了诗人常年漂泊在洛阳城中的孤独和无奈。诗人虽然向往田园生活,但却无法摆脱世俗的束缚,只能在洛阳城中常年漂泊,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悲凉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和对世俗生活的批判,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人的情感真挚而深沉,读来令人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我爱陶家趣,园林无俗情。
春雷百卉坼,寒食四邻清。
伏枕嗟公干,归山羡子平。
年年白社客,空滞洛阳城。
作者介绍 孟浩然简介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关键词解释

  • 园林

    读音:yuán lín

    繁体字:園林

    短语:园 苑

    英语:park

    意思:(园林,园林)

     1.种植花木,兼有亭阁设施,以供人游赏休息的场所。
      ▶

  • 陶家

    读音:táo jiā

    繁体字:陶家

    意思:
     1.谓烧制陶器与从事稼穑。家,通“稼”。
      ▶《大戴礼记•五帝德》:“﹝帝舜﹞蟜牛之孙,瞽叟之子也,曰重华。好学孝友,闻于四海,陶家事亲,宽裕温良。”
      ▶王聘

  • 俗情

    读音:sú qíng

    繁体字:俗情

    英语:common, humman feelings

    意思:
     1.世俗的情感;不高尚或不高雅的情态。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才略》:“但俗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