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江州李虚一司户》 官况萧条三语掾,地居卑湿九江城。

官况萧条三语掾,地居卑湿九江城。

意思:何况萧条三语掾官,地处低洼潮湿九江城。

出自作者[宋]祖无择的《赠江州李虚一司户》

全文赏析

这首诗《官况萧条三语掾,地居卑湿九江城。曾闻午夜开宣室,早晚君王召贾生》是作者借贾谊的遭遇,抒发自己被贬的怨愤。 首句“官况萧条三语掾”,借用了贾谊曾为长沙王太傅,后迁为梁怀王太傅的典故,表达了诗人被贬为九江尉后的落寞与凄凉。其中,“萧条”一词,除了表达官职的冷落外,还带有一种寂寥、清冷之意,仿佛能听到夜深人静时诗人的叹息。 第二句“地居卑湿九江城”,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九江城地势低湿,这不仅增加了环境的压抑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沉重。 接下来的两句“曾闻午夜开宣室,早晚君王召贾生”,运用典故和反问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期盼和怀才不遇的愤懑。“宣室”是汉代未央宫前殿的正室,贾谊曾受诏于宣室中,夜半论鬼神之事。这里诗人以贾谊自比,希望有朝一日能得到君王的召见和重用。然而,“早晚”一词带有反问的语气,暗示了诗人对朝廷的冷漠感到疑惑和失望。 整首诗借用了典故,运用了比喻、反问等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被贬后的愤懑和期盼。同时,诗中也带有一种凄凉、孤寂的情感,仿佛能听到诗人在低语,诉说着他的无奈和苦闷。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寓意的诗篇,通过借贾谊的遭遇抒发自己被贬的怨愤,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期盼和对自身命运的无奈。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官况萧条三语掾,地居卑湿九江城。
曾闻午夜开宣室,早晚君王召贾生。

关键词解释

  • 萧条

    读音:xiāo tiáo

    繁体字:蕭條

    短语:冷淡 清淡

    英语:depression

    意思:(萧条,萧条)

     1.寂寞冷落;凋零。
      ▶《楚辞•远游

  • 官况

    读音:guān kuàng

    繁体字:官況

    意思:(官况,官况)

     1.居官的境遇。
      ▶唐·李中《赠永真杜翱少府》诗:“爱静不嫌官况冷,苦吟从听鬓毛苍。”
      ▶宋·苏轼《减字木兰花•送赵令》词:“

  • 三语

    读音:sān yǔ

    繁体字:三語

    意思:(三语,三语)

     1.晋·王衍向阮修问老·庄与儒教异同,修以“将无同”三字答之,犹言该是相同吧。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后以指应对隽语。
      ▶唐·王维《

  • 居卑

    读音:jū bēi

    繁体字:居卑

    意思:处于卑微地位。
      ▶《孟子•万章下》:“辞尊居卑,辞富居贫。”
      ▶晋·葛洪《抱朴子•行品》:“每居卑而推功,虽处泰而滋恭者,谦人也。”

    解释:

  • 江城

    读音:jiāng chéng

    繁体字:江城

    意思:临江之城市、城郭。
      ▶唐·崔湜《襄阳早秋寄岑侍郎》诗:“江城秋气早,旭旦坐南闱。”
      ▶元·黄庚《西州即事》诗:“一雨洗空碧,江城独倚楼。”
      ▶明·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