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复古诗首句云独步复静坐辄继二章·静坐》 直缘和乐内,亦不为安禅。

直缘和乐内,亦不为安禅。

意思:直缘和欢乐内,也不为安禅。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复古诗首句云独步复静坐辄继二章·静坐》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宁静,简约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平静、和谐生活的向往和享受。 “一榻仅容膝,身心俱寂然。”这两句诗描绘了作者的生活环境简单,只有一张小小的榻,仅容下双膝,但在这简洁的环境中,作者的身心却达到了寂静的状态,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直缘和乐内,亦不为安禅。”这两句诗表明了作者的内心和谐,这种和谐并非来自于外在的安逸生活,也不是为了安禅而定,而是源自内心深处,展示了作者的内心世界的平和。 “棐几陈编掩,竹窗残局捐。”这两句诗描绘了作者的生活场景,几本书籍摆放在棐几上,竹窗下的棋局已被舍弃,进一步展示了作者简朴而宁静的生活状态。 “尚余喧噪在,野鸟与林蝉。”最后两句诗引入了自然的声音,虽然环境中仍有野鸟和林蝉的喧噪,但并未打破这种宁静的氛围,反而增添了生活的生机和活力。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的生活环境和他对生活的态度,表达了作者对宁静、和谐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展示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洞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榻仅容膝,身心俱寂然。
直缘和乐内,亦不为安禅。
棐几陈编掩,竹窗残局捐。
尚余喧噪在,野鸟与林蝉。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和乐

    解释

    和乐 hélè

    [happy and harmonious] 和睦快乐

    引用解释

    1.和睦欢乐;和睦安乐。《诗·小雅·常棣》:“兄弟既翕,和乐且湛。”《汉书·董仲舒传》:“百姓

  • 不为

    读音:bù wéi

    繁体字:不為

    意思:(不为,不为)
    I

     1.不做;不干。
       ▶《诗•卫风•淇奥》:“善戏嚯矣,不为虐兮。”
       ▶《孟子•梁惠王上》:“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

  • 安禅

    读音:ān chán

    繁体字:安禪

    意思:(安禅,安禅)
    佛教语。指静坐入定。俗称打坐。
      ▶南朝·梁·张缵《南征赋》:“寻太傅之故宅,今筑室以安禅。”
      ▶唐·王维《过香积寺》诗:“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