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伯牙台》 琴绝已多时,台存尚起思。

琴绝已多时,台存尚起思。

意思:琴断了很多时间,台存还起思。

出自作者[明]筠隐遂的《伯牙台》

全文创作背景

《伯牙台》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与春秋战国时期的两位知名人物——俞伯牙和钟子期密切相关。俞伯牙是著名的琴师,而钟子期则是他的知音。他们之间深厚的友情成为了这首诗歌的创作源泉。伯牙台,相传为俞伯牙弹琴的地方,故址在今湖北汉阳龟山西麓月湖侧。据《吕氏春秋·本味》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诗题中的“遗音”,指流传下来的琴曲,如《高山流水》之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琴绝已多时,台存尚起思。
遥怜千古调,只得一人知。

关键词解释

  • 多时

    读音:duō shí

    繁体字:多時

    英语:a long time

    意思:(多时,多时)
    很长时间。
      ▶唐·杜甫《宣政殿退朝晚出左掖》诗:“云近蓬莱常五色,雪残鳷鹊亦多时。”
     

  • 时台

    读音:shí tái

    繁体字:時檯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