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杨屯田通判永兴》 袖中丹桂家声在,道畔丰碑祖德光。

袖中丹桂家声在,道畔丰碑祖德光。

意思:袖中丹桂家族的名声在,路边丰碑祖先德光。

出自作者[宋]王禹偁的《送杨屯田通判永兴》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对一个历史地点的深度思考和感慨,通过对长安弃废的藩方进行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家族兴衰的感慨。 首联“长安弃废比藩方,通理犹宜占省郎”,诗人首先描绘了长安的弃废景象,与曾经的藩方盛况形成对比。然而,尽管废弃,此地仍然有着重要的地位,适合有人在此担任官职。这一联奠定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既有对过去的怀念,又有对现在的感慨。 颔联“入洛才名齐二陆,有唐门户本三杨”,诗人通过引用历史人物和家族来进一步描绘长安的过去。这里的“二陆”指的是西晋时的陆机、陆云兄弟,他们曾被誉为“洛中二十四友”之首,才华横溢。而“三杨”则是指唐代杨姓家族,他们曾是唐代的重要政治家和贵族,对唐代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一联表达了长安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颈联“袖中丹桂家声在,道畔丰碑祖德光”,诗人描绘了长安的家族历史。这里的“丹桂”象征着荣耀和成功,“祖德光”则是指家族的荣誉和祖先的光辉事迹。诗人通过描述家族的辉煌历史和祖辈的光辉事迹,表达了对家族的敬仰和怀念。 尾联“莫向公余寻故第,榛芜难认靖恭坊”,诗人以劝诫的口吻告诫人们不要在公务之余寻找过去的故居,因为现在的故居已经变得荒芜不堪,难以辨认。这一联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无奈,同时也提醒人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不要沉湎于过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长安弃废地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家族兴衰的感慨。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用和家族历史的描绘,表达了对家族的敬仰和怀念。同时,诗人也以劝诫的口吻告诫人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不要沉湎于过去。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长安弃废比藩方,通理犹宜占省郎。
入洛才名齐二陆,有唐门户本三杨。
袖中丹桂家声在,道畔丰碑祖德光。
莫向公余寻故第,榛芜难认靖恭坊。
作者介绍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

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五代史阙文》。

关键词解释

  • 祖德

    读音:zǔ dé

    繁体字:祖德

    意思:
     1.祖宗的功德。
      ▶《管子•四称》:“循其祖德,辩其顺逆,推育贤人,谗慝不作。”
      ▶唐·丘丹《奉使过石门瀑布》诗序:“小子大历中奉使,窃有继作,虽不足克绍祖德,

  • 家声

    读音:jiā shēng

    繁体字:家聲

    意思:(家声,家声)
    家族世传的声名美誉。
      ▶《史记•李将军列传》:“单于既得陵,素闻其家声,及战又壮,乃以其女妻陵而贵之。”
      ▶《新唐书•狄兼谟传》:“卿,梁公

  • 丹桂

    读音:dān guì

    繁体字:丹桂

    英语:orange osmanthus

    意思:
     1.桂树的一种。
      ▶晋·嵇含《南方草木状》卷中:“桂有三种:叶如柏叶,皮赤者为丹桂。”
     

  • 在道

    读音:zài dào

    繁体字:在道

    意思:
     1.在于正道。
      ▶《易•随》:“九四:随有获,贞凶。有孚在道,以明何咎。”
      ▶孔颖达疏:“志在济物,心存公诚,着信在于正道。”
     
     2.谓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