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哭吴卿明辅二首》 吴兢史法蔡邕碑,每叹斯文尚在兹。

吴兢史法蔡邕碑,每叹斯文尚在兹。

意思:吴兢史法蔡邕碑,常常感叹斯文还在这里。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哭吴卿明辅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赏析蔡邕的碑文,对吴兢的史法表示赞赏,对老友的离世感到痛惜,对未能为蔡邕集序感到遗憾。诗中表达了对蔡邕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吴兢的赞赏和对历史的思考。 首联“吴兢史法蔡邕碑,每叹斯文尚在兹。”表达了作者对蔡邕碑文的赞赏,同时也暗示了吴兢在史法方面的造诣。颔联“老夺故交堪痛惜,晚徵集序未遑为。”表达了对老友离世的痛惜之情,同时也表达了未能为蔡邕集序的遗憾。颈联“单传骨髓惟吾子,空呕心肝向阿谁。”表达了对蔡邕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蔡邕遗墨的珍视和不舍。尾联“道远束刍携不去,覆翻遗墨岂胜悲。”进一步表达了对蔡邕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许。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敬仰和怀念之情。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蔡邕的敬仰和怀念之情,以及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许。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吴兢史法蔡邕碑,每叹斯文尚在兹。
老夺故交堪痛惜,晚徵集序未遑为。
单传骨髓惟吾子,空呕心肝向阿谁。
道远束刍携不去,覆翻遗墨岂胜悲。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斯文

    读音:sī wén

    繁体字:斯文

    英语:(adj) refined; polite; gentle; cultured

    意思:
     1.指礼乐教化、典章制度。
      ▶《论语•子罕》:“天之将

  • 史法

    读音:shǐ fǎ

    繁体字:史法

    意思:修史的法则。
      ▶唐·韩愈《答元侍御书》:“谨详足下所论载,校之史法,若济者,固当得附书。”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全书皆体例谨严,具有史法。”

  • 蔡邕

    读音:拼音:cài yōng

    蔡邕的解释

    蔡邕(132-192) : 东汉文学家、书法家。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西南)人。灵帝时任议郎,因得罪宦官被流放。董卓当政,官至左中郎将,后世称为蔡中郎。董卓被诛后,下狱死。辞赋以揭露统治者腐朽奢侈的《述行赋》最著名。书法工篆、隶,隶书尤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