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柳枝辞十二首》 濛濛堤畔柳含烟,疑是阳和二月天

濛濛堤畔柳含烟,疑是阳和二月天

意思:蒙蒙堤畔柳含烟,怀疑是阳和二月天

出自作者[唐]徐铉的《柳枝辞十二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柳枝为题材,描绘了春天柳树的美丽和诗人对春天的深深情感。 首先,诗的前两句“把酒凭君唱柳枝,也从丝管递相随。”描绘了诗人与朋友把酒言欢,一同唱起柳枝的歌,同时伴随着丝竹管弦的伴奏。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春天宴饮的欢乐和友情的深厚。 “逢春只合朝朝醉,记取秋风落叶时。”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在春天应该尽情享受生活的态度,同时也暗示了对秋天的期待,因为秋天是落叶的季节,也是诗人认为柳树最美丽的季节。 接下来的几首诗,如“南园日暮起春风,吹散杨花雪满空。”“歌声不出长条密,忽地风回见彩舟。”等,继续描绘了柳树的美丽和诗人的情感。诗人通过这些诗句,将柳树的美丽与自己的情感紧密相连,表达了对春天的深深热爱和对柳树的深深赞美。 “老大逢春总恨春,绿杨阴里最愁人”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深深眷恋,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愁绪。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柳树的美丽和诗人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深深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愁绪。这是一首充满情感和美感的诗,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把酒凭君唱柳枝,也从丝管递相随。
逢春只合朝朝醉,记取秋风落叶时。
南园日暮起春风,吹散杨花雪满空。
不惜杨花飞也得,愁君老尽脸边红。
陌上朱门柳映花,帘钩半卷绿阴斜。
凭郎暂驻青骢马,此是钱塘小小家。
夹岸朱栏柳映楼,绿波平幔带花流。
歌声不出长条密,忽地风回见彩舟。
老大逢春总恨春,绿杨阴里最愁人。
旧游一别无因见,嫩叶如眉处处新。
濛濛堤畔柳含烟,疑是阳和二月天
作者介绍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他的父亲徐延休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

徐铉十岁开始能够写作,以文笔清丽工整著称,被誉为唐代韩愈之后的诗文“韩徐”。他的诗歌和散文以清新淡雅、自然优美为主,代表作品有《风入松》、《赋得古原草送别》等。他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擅长楷书和行书,代表作品有《竹轴帖》、《道德经》等,对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徐铉是中国文化艺术领域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歌、散文和书法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并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解释

  • 阳和

    读音:yáng hé

    繁体字:陽和

    英语:Duong Hoa

    意思:(阳和,阳和)

     1.春天的暖气。
      ▶《史记•秦始皇本纪》:“维二十九年,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 二月

    读音:èr yuè

    繁体字:二月

    造句:

  • 濛濛

    读音:拼音:méng méng

    濛濛的解释

    1.迷茫貌。《诗·豳风·东山》“零雨其濛” 汉 郑玄 笺:“归又道遇雨,濛濛然。” 汉 严忌 《哀时命》:“雾露濛濛,其晨降兮。” 唐 吉师老 《鸳鸯》诗:“江岛濛濛烟靄微,緑芜深处刷

  • 月天

    读音:yuè tiān

    繁体字:月天

    意思:
     1.见“月天子”。
     
     2.指月亮或月光。
      ▶唐·皮日休《华山炼师所居》诗:“深夜寂寥存想歇,月天时下草堂来。”
      ▶宋·陆游《山园杂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