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色黄花千里,后身犹作柴桑。
意思:一个色黄花千里,后来我还作柴桑。
出自作者[宋]吴则礼的《风雨不止而夹岸黄花盛开偶成》
全文赏析
好的,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淮南(治所在扬州)所作,写的是深秋时节的景色。
首句“风雨放船不恶”,是全诗的诗眼,它把秋天时节的景色,特别是风雨天气写得很有感情。它不只是对客观事物的如实描写,其中也包含了作者对这种气候的感受和评价。“不恶”二字,充满了喜悦之情,作者在风雨天气里放船漫行,觉得很好。
第二句“淮南九月未霜”,也是实写淮南的秋天景色。九月还未见霜,说明天气还没有冷起来,如果再进一步去联想,那么,深秋时节的天气,不仅可以不冷,而且相当温和。这两句把秋天时节的特殊景色写得很有感情,使人感到气象开朗。
三、四两句“一色黄花千里,后身犹作柴桑。”作者把眼光放得更远,从淮南写到千里之外的家乡。这时节,万木萧疏,黄花似金,一派秋光正浓的景象。而家乡的后园,黄花犹在,就象陶渊明在柴桑故居种的菊花一样。这两句从写景到引典,从具体描绘到抽象概括,从眼前景色到遥想过去,行文变化错落有致。最后用陶渊明引为同调的典故,抒发了作者思乡之情。
这首诗写得很有感情意味。作者从眼前景物引出无限深远的联想,笔致十分开阔;又善于把大处着笔的气度与细节描绘的笔力结合起来,既有大鹏展翅般的豪迈气势,又不失小处着墨的细腻笔致。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秀的七言绝句。它以情意深广、风格清新、意象开阔、富有深情遐意而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