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风云地,旂常日月图。
意思:礼乐风云地,旗帜天月图。
出自作者[明]何景明的《送杨太常归省(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宋三苏父子在蜀都的声望和成就的。诗中描绘了兄弟二人皆为才子,父子三人都是宋朝的杰出人物,赞扬了他们父子在蜀地的声名显赫。
首句“锦里趋庭日”中的“锦里”指的是蜀地,而“趋庭”则是出自《论语》中的典故,指的是恭敬受教,这里用来形容三苏父子在蜀地的行为举止。而“日”字则表达了他们在蜀地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声华见蜀都”则进一步强调了他们的声名在蜀地的影响力,他们的声望让蜀地都为之增色。
“弟兄今二妙”指的是三苏父子中的两个才子,即苏洵和苏轼,他们兄弟二人皆为才子,才情并茂。
“父子宋三苏”则是对他们父子三人皆是宋朝杰出人物的赞美,他们父子在宋朝的地位和影响力不容忽视。
“礼乐风云地”和“旂常日月图”两句中,作者将蜀地比作礼乐之乡,强调了三苏父子在蜀地的地位和影响力。同时,“旂常日月图”也表达了他们的成就如同日月般照耀历史长河。
最后,“今皇念大祀,未可滞江舻”则是表达了当今皇帝对三苏父子的重视和思念,并赞扬他们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不能让他们滞留在外,应当让他们回到朝廷,为国家效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三苏父子在蜀地的声望和成就,表达了对他们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国家人才的重视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