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观校猎,上淮西相公》 三十拥旄谁不羡,周郎少小立奇功。

三十拥旄谁不羡,周郎少小立奇功。

意思:三十统率军队谁不羡慕,周郎小立奇功。

出自作者[唐]刘长卿的《观校猎,上淮西相公》

全文赏析

这首诗《龙骧校猎邵陵东,野火初烧楚泽空》是一首描绘古代打猎场景的诗,同时也借此表达了对英勇将士的赞美。 首句“龙骧校猎邵陵东,野火初烧楚泽空”描绘了龙骧将军在邵陵东进行校猎的场景,野火燃烧,一片空旷的景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这里的“龙骧”是将军的称号,“楚泽”则暗示了广阔的猎场。 “师事黄公千战后,身骑白马万人中。”这句诗描绘了将军的英勇形象,他经历千战后仍勇猛如初,骑着白马驰骋在人群中。这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这位英勇将士的敬仰之情。 “笳随晚吹吟边草,箭没寒云落塞鸿。”这两句诗描绘了打猎的另一个场景,晚风吹起笳声,箭矢没入寒云,落入塞鸿,形象生动。 最后,“三十拥旄谁不羡,周郎少小立奇功。”这两句诗表达了对这位英勇将士的赞美,他三十岁就拥有强大的军权,谁不羡慕他的威望。这句诗也暗示了这位将士年轻时就建立了卓越的功勋,令人敬佩。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打猎场景,表达了对英勇将士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古代战争的残酷和英勇。整首诗语言简练,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龙骧校猎邵陵东,野火初烧楚泽空。
师事黄公千战后,身骑白马万人中。
笳随晚吹吟边草,箭没寒云落塞鸿。
三十拥旄谁不羡,周郎少小立奇功。
作者介绍 岑参简介
刘长卿(约726—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刘长卿生卒年未确论,各名家说法相差甚远,争议十分激烈,一般认为生于公元709-725年间,逝于786-790年年间。刘长卿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骚坛秘语》有谓:刘长卿最得骚人之兴,专主情景,刘长卿的名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入选中国全日制学校教材。

关键词解释

  • 小立

    读音:xiǎo lì

    繁体字:小立

    意思:暂时立住。
      ▶宋·杨万里《雪后晚晴赋绝句》:“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明·袁宏道《赴栖霞》诗:“舟迂迷去处,小立问渔翁。”
      ▶清·郑燮《贺新郎

  • 周郎

    读音:zhōu láng

    繁体字:周郎

    意思:指三国·吴将周瑜。因其年少,故称。
      ▶《三国志•吴志•周瑜传》:“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唿为周郎。”
      ▶唐·杜牧《赤壁》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 奇功

    读音:qí gōng

    繁体字:奇功

    英语:outstanding merit

    意思:异常的功劳、功勛。
      ▶《汉书•陈汤传》:“汤为人沈勇有大虑,多策谋,喜奇功。”
      ▶《三国演义》第

  • 三十

    读音:sān shí

    繁体字:三十

    意思:
     1.数词。十的三倍。
      ▶《诗•小雅•无羊》:“三十维物,尔牲则具。”
      ▶《左传•宣公三年》:“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
     
     

  • 拥旄

    读音:yōng máo

    繁体字:擁旄

    意思:(拥旄,拥旄)
    持旄。借指统率军队。
      ▶《文选•丘迟<与陈伯之书>》:“朱轮华毂,拥旄万里,何其壮也。”
      ▶李善注:“班固《涿邪山祝文》:‘杖节拥旄,征人伐鼓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