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阑试问秦楼路,瞥见纤纤十指柔。
意思:凭栏试问秦楼路,转眼见纤纤十指柔。
出自作者[宋]无名氏的《鹧鸪天·紫陌朱轮去似流》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表达了作者对她的深深情感。
首先,诗的开头“紫陌朱轮去似流。丁香初结小银钩。”描绘了女子离去的场景,她的离去如同流水般匆匆,而丁香花刚刚结出小银钩,这象征着她的娇羞和美丽。紫陌和朱轮都是指繁华的道路,这里用来形容女子的离去,给人一种淡淡的哀愁。
“凭阑试问秦楼路,瞥见纤纤十指柔。”这两句诗描绘了作者在栏杆边试图询问女子的去向,却只看到了她纤细柔软的手指。这进一步强调了女子的美丽和温柔。
“金约腕,玉搔头。尽教人看却佯羞。”这两句描绘了女子的装扮,金约和玉搔头是古代女子的装饰,而她却故意让人看到这些,这表现出她的娇羞和矜持。
“欲题红叶无流水,别是桃源一段愁。”这两句诗描绘了作者的情感。他想要写一首关于红叶的诗,但却找不到流水的痕迹,这可能象征着他对女子的思念如同流水般无处可寻。而“别是桃源一段愁”则表达了他对女子的深深思念和无法触及的愁绪。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一位美丽女子的深深情感。它是一首优美的诗,充满了情感和诗意。
相关句子
- 望秦楼何处。-- 出自《鹊桥仙·届征途》作者:[宋]柳永
- 秦楼十二。-- 出自《剔银灯·小院烟凉雨细》作者:[宋]关注
- 秦楼月。-- 出自《忆秦娥·秦楼月》作者:[宋]石孝友
- 秦楼何处是。-- 出自《谒金门·深院闭》作者:[宋]袁去华
- 梦绕秦楼。-- 出自《减字木兰花·殷勤举白》作者:[宋]陈三聘
- 近来瞥见都无语。-- 出自《虞美人·金鞭珠弹嬉春日》作者:[近代]王国维
- 扇儿扇,瞥见些。-- 出自《捣练子·腰束素》作者:[宋]李石
-
小窗瞥见一枝梅。-- 出自《画堂春·暖风和雨暗楼台》作者:[宋]王灼
- 斜日映珠帘,瞥见芳容。-- 出自《五福降中天·喜元宵三五》作者:[宋]江致和
- 回首瞥见郎,含羞整搔头。-- 出自《赋情》作者:[宋]慧姞
- 傍人瞥见回娇盼。-- 出自《蝶恋花·小小华年才月半》作者:[宋]辛弃疾
- 瞥见壁间蜗引篆。-- 出自《蝶恋花 次前韵,答智仲敬》作者:[元]刘敏中
- 纤纤露玉。-- 出自《减字木兰花·风篁度曲》作者:[宋]谢薖
- 纤纤芳草嫩。-- 出自《重叠金/菩萨蛮》作者:[宋]赵善扛
- 纤纤素手。-- 出自《减字木兰花·纤纤素手》作者:[宋]陈汝羲
- 携纤纤。-- 出自《忆秦娥·著春衫》作者:[宋]贺铸
- 纤纤如玉钩。-- 出自《玩月城西门廨中诗》作者:[南北朝]鲍照
- 故作纤纤雨。-- 出自《虞美人·天公有意留君住》作者:[宋]郭应祥
- 凭阑望久。-- 出自《南浦 次韵答南金见寄》作者:[元]邵亨贞
- 凭阑独语。-- 出自《摸鱼子·买陂塘旋栽杨柳》作者:[元]许有孚
- 凭阑伫。-- 出自《点绛唇·莺语愁春》作者:[宋]陈允平
- 凭阑咏。-- 出自《点绛唇·雪径深深》作者:[宋]王十朋
- 莫凭阑。-- 出自《江城子·别郎容易见郎难》作者:[宋]魏夫人
- 凭阑、凝望处。-- 出自《琐寒窗·千里儒流》作者:[宋]彭正大
- 凭阑怀古。-- 出自《点绛唇 丁未冬过吴松作》作者:[宋]姜夔
- 今夜凭阑。-- 出自《丑奴儿/采桑子》作者:[宋]周邦彦
- 独自凭阑。-- 出自《浪淘沙·万恨苦绵绵》作者:[宋]欧阳修
- 尽日凭阑。-- 出自《南乡子·翠密红繁》作者:[宋]欧阳修
- 试问钓鱼船。-- 出自《菩萨蛮 题钱德钧水村图 珊瑚木难卷二》作者:[元]陆祖允
- 试问常娥。-- 出自《减字木兰花·寻常三五》作者:[宋]谢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