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咏菜花》 绣袜才挑,罗裙可择,小摘情亲也不妨。

绣袜才挑,罗裙可择,小摘情亲也不妨。

意思:绣花袜子才挑,罗裙可以选择,小摘感情关系不妨碍。

出自作者[清]陈维崧的《咏菜花》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 首句“极目离离,遍地濛濛,官桥野塘”,用广阔的视角和朦胧的氛围,展现了春天的大地和池塘。接下来,“正杏腮低亚,添他旖旎;柳丝浅拂,益尔轻飏”,通过描绘杏花和柳丝,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 “绣袜才挑,罗裙可择,小摘情亲也不妨”,诗人通过描绘人们的穿着和活动,表现了春天的活力和亲切感。接着,“风流甚,映粉红墙低,一片鹅黄”,用色彩鲜明的词语,描绘了春天的色彩和活力。 下阕开头,“曾经舞榭歌场,却付与空园锁夕阳”,通过对比过去的繁华和现在的空旷,表现了春天的短暂和珍贵。接下来,“纵非花非草,也来蝶闹;和烟和雨,惯引蜂忙”,用蝴蝶和蜜蜂的忙碌,表现了春天的热闹和生机。 “每到年时,此花娇处,观里夭桃已断肠”,通过描绘花朵和桃树的美丽,表现了春天的美好和令人感叹之处。最后,“沉吟久,怕落红如海,流入春江”,用沉思和落花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春天流逝的感慨和惋惜。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流逝的感慨和惋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极目离离,遍地濛濛,官桥野塘。
正杏腮低亚,添他旖旎。
柳丝浅拂,益尔轻飏。
绣袜才挑,罗裙可择,小摘情亲也不妨。
风流甚,映粉红墙低,一片鹅黄。
曾经舞榭歌场,却付与空园锁夕阳。
纵非花非草,也来蝶闹。
和烟和雨,惯引蜂忙。
每到年时,此花娇处,观里夭桃已断肠。
沉吟久,怕落红如海,流入春江。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

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

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

关键词解释

  • 罗裙

    读音:luó qún

    繁体字:羅裙

    英语:skirt of thin silk

    意思:(罗裙,罗裙)
    丝罗制的裙子。多泛指妇女衣裙。
      ▶南朝·梁·江淹《别赋》:“攀桃李兮不忍别,送爱子

  • 不妨

    读音:bù fáng

    繁体字:不妨

    英语:there is no harm in

    意思:
     1.表示可以、无妨碍之意。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世人或端坐奥室,不妨言笑,盛

  • 小摘

    随意采摘。 杜甫 《有客》诗“小摘为情亲” 仇兆鳌 注引 南朝 宋 谢灵运 《永嘉记》:“百卉正发时,聊以小摘供日。” 宋 惠洪 《次韵通明叟晚春》:“緑徧西园春正残,青梅小摘嗅仍看。” 清 陈确 《春晴过近思叔池上即事》诗:“邨圃新晴满眼花,携筐小摘足生涯。”

    读音:xiǎo zhāi

  • 情亲

    引用解释

    1.亲人。《吕氏春秋·壹行》:“今行者见大树,必解衣悬冠倚剑而寝其下,大树非人之情亲知交也,而安之若此者,信也。” 南朝 宋 鲍照 《学古》诗:“北风十二月,雪下如乱巾,实是愁苦节,惆悵忆情亲。” 元 杨显之 《潇湘雨》第四折:“我对此景无箇情亲,怎不教痛心酸转添凄楚!” 鲁迅 《集外集拾遗·<所闻>》诗:“忽忆情亲焦土下,佯看罗袜掩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