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幽愤诗》 好善闇人。

好善闇人。

意思:喜欢善暗人。

出自作者[汉]嵇康的《幽愤诗》

全文创作背景

嵇康的《幽愤诗》的创作背景主要与他的人生经历和政治立场有关。当时,嵇康的好友吕安被其兄长诬陷入狱,他为了为好友辩护,牵连入狱。在狱中,他感到内心的怨愤和忧郁,因此创作了这首《幽愤诗》。同时,嵇康作为一名士人,坚决反对司马氏的政治统治,他的诗歌中也流露出对这种政治立场的态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嗟余薄祜。
少遭不造。
哀茕靡识。
越在襁緥。
母兄鞠育。
有慈无威。
恃忧肆妲。
不训不师。
爰及冠带。
凭宠自放。
抗心希古。
任其所尚。
托好老庄。
贱物贵身。
志在守朴。
养素全真。
曰余不敏。
好善闇人。
子玉之败。
屡增惟尘。
大人含弘。
藏垢怀耻。
民之多僻。
政不由己。
惟此褊心。
显明臧否。
感悟思愆。
怛若创痏。
欲寡其过。
谤议沸腾。
性不伤物。
频致怨憎。
昔惭柳惠。
今愧孙登。
内负宿心。
外恧良朋。
仰慕严郑。
乐道闲居。
与世无营。
神气晏如。
咨予不淑。
婴累多虞。
匪降自天。
寔由顽疎。
理弊患结。
卒致囹圄。
对答鄙讯。
絷此幽阻。

作者介绍 嵇康简介
嵇(jī)康(224年—263年,一作223年—262年),字叔夜。汉族,谯国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

嵇康为曹魏宗室的女婿,娶曹操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官至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后隐居不仕,屡拒为官。因得罪钟会,遭其构陷,而被司马昭处死,时年四十岁。

嵇康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袁宏称其为“竹林名士”之一。他的事迹与遭遇对于后世的时代风气与价值取向有着巨大影响。嵇康工诗善文,其作品风格清峻。他注重养生,曾著《养生论》。有《嵇康集》传世。他的作品反映出时代思想,并且给后世思想界、文学界带来许多启发。

关键词解释

  • 好善

    引用解释

    1.犹好尚。《周礼·夏官·合方氏》:“除其怨恶,同其好善。” 郑玄 注:“所好所善,谓风俗所高尚。”

    2.乐于为善。《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子西 长而好善。”《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包龙图公案断歪乌盆传》:“且説 耿婆 心好善,早间唸佛夜看经。”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舍缘豆》:“四月八日,都人之好善者,取青黄豆

  • 闇人

    读音:ān rén

    繁体字:闇人

    意思:
     1.谓暗于人事,不懂人情世故。
      ▶《文选•嵇康<幽愤诗>》:“曰余不敏,好善闇人。”
      ▶吕向注:“常好善道而闇于人事。”
     
     2.昏聩煳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