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董孝子黯复仇》 两意既已尽,碧山吾白头。

两意既已尽,碧山吾白头。

意思:两个意思已经全部,绿山我白头。

出自作者[唐]贺知章的《董孝子黯复仇》

全文赏析

这首诗《十年心事苦,惟为复恩仇。两意既已尽,碧山吾白头。》以一种深情的笔调,表达了作者对于恩仇的态度和决心。 首句“十年心事苦,惟为复恩仇。”便揭示了作者漫长岁月中的内心挣扎和痛苦。“十年”是一个相对长的时间段,足以改变很多人和事,足以让一个人在心中反复思考和挣扎。作者在这段时间里,可能经历了许多挫折和磨难,心中充满了痛苦和矛盾。而“复恩仇”则表达了作者对恩怨的看法,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化解恩仇,不再让仇恨成为人生的负担。 “两意既已尽,碧山吾白头。”这两句则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于恩仇的态度和决心。“两意”可以理解为作者内心的两种情感,一种是对于恩人的感激之情,另一种是对于仇人的仇恨之情。然而,作者已经不再纠结于这些情感,而是选择放下,选择远离尘世,隐居在碧山之中,直到白发苍苍。这表达了作者对于恩仇的超脱和豁达,也展现了他对于生活的态度和追求。 整首诗以一种深情的笔调,表达了作者对于恩仇的独特见解和人生哲学。它告诉我们,人生中有很多事情是我们无法掌控的,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面对和处理这些事情。作者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告诉我们应该放下仇恨,珍惜感恩,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这种态度和追求,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深情的诗篇,它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于恩仇的独特见解和人生哲学。它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学会放下过去的痛苦和恩怨,珍惜当下的生活和情感,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平静。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十年心事苦,惟为复恩仇。
两意既已尽,碧山吾白头。
作者介绍 贺知章简介
贺知章(约659年—约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人。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少时就以诗文知名。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

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八十六岁告老还乡,旋逝。属于盛唐前期诗人,又是著名书法家。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好酒,与李白、李适之等谓“饮中八仙”;又与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司马承祯等称为“仙宗十友”。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作品大多散佚,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关键词解释

  • 碧山

    读音:bì shān

    繁体字:碧山

    意思:
     1.青山。
      ▶南朝·梁·江淹《悼室人》诗之十:“掩映金渊侧,游豫碧山隅。”
      ▶唐·杜牧《鹭鸶》诗:“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南唐·

  • 白头

    读音:bái tóu

    繁体字:白頭

    短语:老朽 老 行将就木 苍老 早衰 朽迈 年老 大年 老弱病残 衰老 老态龙钟 上年纪 老迈

    英语:hoary head

  • 两意

    读音:liǎng yì

    繁体字:兩意

    意思:(两意,两意)

     1.不专心;二心。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六•白头吟》:“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2.两种不同的含义。
     

  • 既已

    读音:jì yǐ

    繁体字:既已

    意思:
     1.已经。
      ▶《庄子•逍遥游》:“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矣。”
      ▶晋·陆机《豫章行》:“前路既已多,后涂随年侵。”
     
     2.已经过去;已经完结。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