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初春》 风丝飞荡漾,林鸟哢交加。

风丝飞荡漾,林鸟哢交加。

意思:风丝飞舞荡漾,林鸟哢交织。

出自作者[宋]欧阳修的《初春》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新年变物华,春意日堪嘉》。这是一首描绘新春季节的诗,表达了诗人对新年的喜悦和对春天的期待。 首联“新年变物华,春意日堪嘉。”中,“新年”指的是新的一年的开始,也就是新春。“变物华”则是指新春季节万物复苏,一切都在变化之中,呈现出新的面貌。“春意日堪嘉”中的“春意”指的是春天的气息和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新春季节的喜爱和赞美。 颔联“霁色初含柳,余寒尚勒花。”描绘了初春的景象,雨后初晴,柳树刚刚发芽,带着一丝寒意,但花儿还在紧闭着,等待春天的到来。这一联通过对柳树和花的描绘,表现了新春季节的微妙变化和诗人敏锐的观察力。 颈联“风丝飞荡漾,林鸟哢交加。”进一步描绘了新春的风和鸟的动态,风丝飘荡,林鸟鸣叫,表现出新春的生机和活力。 尾联“独有无悰者,谁知老可嗟。”中,“悰”指的是心情、情绪,“无悰”即没有心情、无愉快之意。诗人感叹自己在这个新春季节里没有愉快的心情,不禁感到岁月的流逝和青春的消逝。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新春季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新年的喜悦和对春天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衰老的忧虑。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诗歌技巧。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新年变物华,春意日堪嘉。
霁色初含柳,余寒尚勒花。
风丝飞荡漾,林鸟哢交加。
独有无悰者,谁知老可嗟。
作者介绍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交加

    读音:jiāo jiā

    繁体字:交加

    短语:叉 交 交叉 交集

    英语:occur simultaneously

    意思:
     1.相加,加于其上。
      ▶《文选

  • 荡漾

    读音:dàng yàng

    繁体字:盪漾

    英语:popple

    意思:(参见盪漾,荡漾)

    近义词: 飘荡、激荡、动荡、悠扬、涟漪

    解释:

  • 风丝

    读音:fēng sī

    繁体字:風絲

    意思:(风丝,风丝)
    指微风。
      ▶唐·雍陶《天津桥望春》诗:“津桥春水浸红霜,烟柳风丝拂岸斜。”
      ▶清·纳兰性德《采桑子•咏春雨》词:“嫩烟分染鹅儿柳,一样风丝,似整

  • 飞荡

    读音:fēi dàng

    繁体字:飛盪

    意思:(飞荡,飞荡)
    飘飘荡荡。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正是明中妆梳暗撩人,一发叫人当不得,要神魂飞荡了。”

    解释:1.飘飘荡荡。<

  • 鸟哢

    读音:niǎo lòng

    繁体字:鳥哢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