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忆秦娥·春如昨》 黄昏细雨,一枝零落。

黄昏细雨,一枝零落。

意思:黄昏细雨,一棵凋零。

出自作者[宋]刘辰翁的《忆秦娥·春如昨》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一个场景,表达了深深的哀愁和思念。 首句“春如昨。晓风吹透胭脂阁”直接点明时间、地点和季节。诗人用“如昨”表达时间的流转,仿佛昨天才刚刚发生,但实际上已经是春天。早晨的微风透过“胭脂阁”,这里的“透”字用得巧妙,既描绘了风的轻柔,又暗示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满园茅草,冷烟城郭”描绘了整个场景,满园的茅草在冷烟中摇曳,城郭在烟雾中显得冷清而寂寥。这里的“满园”和“冷烟”为整个画面增添了凄清之感,与前文的“胭脂阁”形成鲜明的对比。 接下来的诗句“青衫泪尽楼头角。佳人梦断花间约”描绘了主人公内心的情感。主人公在听到角声时,泪水已经流尽,这表现了他的悲伤和无奈。而“佳人梦断花间约”则表达了他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最后两句“花间约。黄昏细雨,一枝零落。”再次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这次更多的是哀伤和失落。黄昏时分,细雨中有一枝花孤独地凋零,这似乎象征着主人公的情感状态,他曾经有过美好的约定,但现在却只剩下孤独和失落。 整首诗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语言,表达了主人公深深的哀愁和思念。它是一首优美的诗,也是一首动人的故事。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春如昨。
晓风吹透胭脂阁。
胭脂阁。
满园茅草,冷烟城郭。
青衫泪尽楼头角。
佳人梦断花间约。
花间约。
黄昏细雨,一枝零落。
作者介绍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词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

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风格取法苏辛而又自成一体,豪放沉郁而不求藻饰,真挚动人,力透纸背。作词数量位居宋朝第三,仅次于辛弃疾、苏轼。代表作品《兰陵王·丙子送春》《永遇乐·璧月初晴》等。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关键词解释

  • 零落

    读音:líng luò

    繁体字:零落

    英语:sporadic

    意思:
     1.凋谢。
      ▶《楚辞•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王逸注:“零、落,皆堕也。草曰零

  • 细雨

    读音:xì yǔ

    繁体字:細雨

    短语:蒙蒙 烟雨

    英语:mizzle

    意思:(细雨,细雨)
    小雨。
      ▶南朝·梁简文帝《和湘东王首夏诗》:“冷风杂细雨,垂云助

  • 黄昏

    读音:huáng hūn

    繁体字:黃昏

    短语:暮 夕

    英语:dusk

    意思:(黄昏,黄昏)

     1.日已落而天色尚未黑的时候。
      ▶《楚辞•离骚》:“

  • 一枝

    引用解释

    1.一根枝杈。《庄子·逍遥游》:“鷦鷯巢於深林,不过一枝。” 晋 张华 《鹪鹩赋》:“其居易容,其求易给,巢林不过一枝,每食不过数粒。”后用以比喻栖身之地。 唐 杜甫 《宿府》诗:“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宋 曾巩 《次道子中书问归期》:“一枝数粒身安稳,不羡云鹏九万飞。” 清 方文 《庐山·玉帘泉》诗:“小楼暖可居,他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