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范德孺知庆州》 乃翁知国如知兵,塞垣草木识威名。

乃翁知国如知兵,塞垣草木识威名。

意思:于是老头知道国家如果知道战争,塞垣草木认识威名。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送范德孺知庆州》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一位爱国将领的赞美诗篇,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赞扬。 首句“乃翁知国如知兵,塞垣草木识威名”直接点明主题,描述这位将军不仅懂得治理国家,也深谙兵法。他的威名甚至让塞垣之上的草木都铭记在心。这不仅是对这位将军的赞美,也是对国家有这样一位将领的庆幸。 “敌人开户玩处女,掩耳不及惊雷霆”形象地描绘了这位将军的威武之势。敌人被他所震慑,如同玩弄的少女,连掩耳不及,惊恐万分,生动地表现了将军的威势。 “平生端有活国计,百不一试薶九京”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将军的深深敬仰。他一生都在思考如何使国家振兴,但并未有一次机会让他施展。这不仅表达了对这位将军的惋惜,也表达了对国家未能充分利用他的深深遗憾。 接下来的诗句描述了这位将军的兄弟在庆州(地名)的功绩,以及他在边境的治理。他如同卧虎一样的大度,使得边疆的百姓在耕耘中成长,他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使得边疆安定。然而,尽管他有能力去改变千里之外的情况,但他更希望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 最后,“春风旍旗拥万夫,幕下诸将思草枯”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军营景象,而“智名勇功不入眼,可用折箠笞羌胡”则表达了他对和平解决争端的渴望,同时也展现了他的军事智慧和勇气。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爱国将领的形象,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未能充分利用他的深深遗憾。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是一首优秀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乃翁知国如知兵,塞垣草木识威名。
敌人开户玩处女,掩耳不及惊雷霆。
平生端有活国计,百不一试薶九京。
阿兄两持庆州节,十年骐驎地上行。
潭潭大度如卧虎,边头耕桑长儿女。
折冲千里虽有余,论道经邦正要渠。
妙年出补父兄处,公自才力应时须。
春风旍旗拥万夫,幕下诸将思草枯。
智名勇功不入眼,可用折箠笞羌胡。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塞垣

    读音:sāi yuán

    繁体字:塞垣

    意思:
     1.本指汉代为抵御鲜卑所设的边塞。后亦指长城;边关城墻。
      ▶汉·蔡邕《难夏育上言鲜卑仍犯诸郡》:“秦筑长城,汉起塞垣,所以别外内异殊俗也。”
      ▶《文选•鲍

  • 乃翁

    读音:nǎi wēng

    繁体字:乃翁

    意思:
     1.你的父亲。
      ▶《汉书•项籍传》:“吾翁即汝翁。必欲亨乃翁,幸分我一盃羹。”
      ▶颜师古注:“翁,谓父也。”
      ▶《汉书•项籍传》:“乃,亦汝也

  • 知兵

    读音:zhī bīng

    繁体字:知兵

    意思:通晓军事。
      ▶《史记•项羽本纪》:“宋义论武信君之军必败,居数日,军果败。兵未战而先见败徵,此可谓知兵矣。”
      ▶《宣和遗事》后事:“女真不知兵,岂有孤军深入人境,而能

  • 威名

    读音:wēi míng

    繁体字:威名

    英语:prestige

    意思:威望,名声。
      ▶汉·应劭《风俗通•怪神•世间多有蛇作怪者》:“会武陵蛮夷黄高攻烧南郡,鸿卿以威名素着,选登亚将。”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