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西山》 为遮西望眼,终是懒回头。

为遮西望眼,终是懒回头。

意思:为拦截西望眼,最后是懒得回头。

出自作者[唐]韩愈的《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西山》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新月、晴云和晚霞等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心境。 首先,诗的开头“新月迎宵挂,晴云到晚留。”就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新月刚刚升起,如同迎接黑夜的使者,它挂在天边,明亮而柔和。晴云在傍晚时分依然留恋地徘徊,仿佛不愿离去。这两句诗通过新月和晴云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接下来,“为遮西望眼,终是懒回头。”这两句诗更深入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心情感。作者似乎在寻找某种东西,而新月仿佛是他的指引,为他指明方向。然而,尽管新月为他提供了指引,他却似乎对前方的事物并不十分热衷,不愿意回头看。这可能暗示着他在追求某种目标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或挫折,但他仍然保持着希望和决心。 从整体上看,这首诗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象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感悟。它通过描绘新月、晴云等自然景象,展现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心境。整首诗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让人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新月迎宵挂,晴云到晚留。
为遮西望眼,终是懒回头。
作者介绍 韩愈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关键词解释

  • 望眼

    读音:wàng yǎn

    繁体字:望眼

    意思:远眺的眼睛;盼望的眼睛。
      ▶宋·岳飞《满江红》词:“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元本高明《琵琶记•五娘请粮被抢》:“嗟命薄,叹年艰,含羞忍泪向人前,只恐公婆悬望

  • 回头

    读音:huí tóu

    繁体字:回頭

    英语:turn round

    意思:(参见回头,迴头)

    近义词: 改悔、改过、转脸、转头、自新、回首、掉头、悔过、回顾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