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观十六国吟》 尼父有言堪味处,当时欠一管夷吾。

尼父有言堪味处,当时欠一管夷吾。

意思:孔子有言忍受味处,当时欠一管夷吾。

出自作者[宋]邵雍的《观十六国吟》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题壁》,作者通过描绘禹治水、衣敝、瓜烂、龙章、象魏、乱胡等意象,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儒家思想的坚守。 首联“溥天之下号寰区,大禹曾经治水馀”,诗人借大禹治水的典故,表达了对天下苍生的关注和对治理社会问题的渴望。这一联既展示了诗人的宏大视野,也暗示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 颔联“衣到敝时多虮虱,瓜当烂后足虫蛆”,通过描绘衣物破旧到极点时的惨状和瓜果烂掉后的腐臭,揭示了社会底层生活的艰辛,表达了诗人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 颈联“龙章本不资狂寇,象魏何尝荐乱胡”,诗人对龙章、象魏等象征朝廷的意象进行否定,暗示了诗人对朝廷昏庸、奸臣当道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对乱胡的批判。 尾联“尼父有言堪味处,当时欠一管夷吾”,诗人引用孔子的话,表达了对儒家思想的坚守和对管仲的赞美。管仲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名相,他辅佐齐桓公将齐国治理得井井有条,成为春秋五霸之首。诗人借管仲的形象,表达了对儒家仁政思想的坚守和对贤能治理国家的期盼。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儒家思想的坚守。诗人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揭示了社会的种种弊病和不公,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盼和对理想的追求。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强烈的感染力,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溥天之下号寰区,大禹曾经治水馀。
衣到敝时多虮虱,瓜当烂后足虫蛆。
龙章本不资狂寇,象魏何尝荐乱胡。
尼父有言堪味处,当时欠一管夷吾。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

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邵雍30岁,游历河南,因将父母葬在伊水(河南境内南洛水支流)之上,遂而成为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定居洛阳,以教授为生。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关键词解释

  • 有言

    读音:yǒu yán

    繁体字:有言

    意思:
     1.有名言,有善言。
      ▶《论语•宪问》:“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孟子•离娄上》:“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 当时

    读音:dāng shí

    繁体字:噹時

    短语:当年

    英语:then

    意思:(当时,当时)
    I

     1.指过去发生某件事情的时候;昔时。
       ▶《韩

  • 尼父

    读音:ní fù

    繁体字:尼父

    意思:对孔子的尊称。
      ▶孔子字仲尼,故称。
      ▶《左传•哀公十六年》:“旻天不弔,不慭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茕茕余在疚。呜唿哀哉,尼父!无自律。”
      ▶汉·班固《白虎

  • 处当

    读音:chǔ dāng

    繁体字:處噹

    意思:(处当,处当)
    I
    判决,决断。
       ▶汉·应劭《风俗通•十反•赵相汝南李统》:“时冀州有疑狱,章帝见问统,统处当详平,克厌上心。”
       ▶《晋书•顾荣传

  • 一管

    引用解释

    1.表数量。用于管状之物。《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 皇甫殿 直 道:‘这妮子却不弄我!’喝将过去,带一管锁,走出门去,拽上那门,把锁锁了。” 郭沫若 《喀尔美萝姑娘》:“我随身带得有一瓶安酸和一管手枪。”

    2.一支笔。《晋书·曹毗传》:“检名实於俄顷之间,定得失乎一管之锋。”《二刻拍案惊奇》卷二:“适间大姐所用何笔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