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临江军监军李太博》 雾气多成雨,云蒸易损衣。

雾气多成雨,云蒸易损衣。

意思:雾气多成雨,云气蒸腾容易损坏衣物。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送临江军监军李太博》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三江卑湿地,北客宦游稀》是一首描绘了南方潮湿环境,以及作者作为北客在南方做官的感受的诗。诗中描绘了三江湿地的自然环境,以及在这种环境下生活的北客的感受。 首联“三江卑湿地,北客宦游稀”,诗人以三江湿地的特点——低湿、沼泽众多,来描绘出南方潮湿的环境,表达出这里环境恶劣,对于北方人来说,在这里做官是很少见的。这里诗人以“三江”代指南方多水的特点,以“卑湿地”来形象地描绘出南方潮湿的环境。同时,“北客”一词也暗示了诗人自己的身份,他是北方人,却在这里做官。 颔联“雾气多成雨,云蒸易损衣”,进一步描绘了南方潮湿的环境。这里的雾气多形成雨,云蒸腾容易让衣服受损,形象地描绘出南方多雨的特点。同时,这也表达了在这种环境下生活的困难,衣物容易受潮受损。 颈联“白醪烧瓮美,黄雀下田肥”,诗人笔锋一转,描绘出南方生活的另一面。这里的“白醪烧瓮”指的是美酒,“黄雀下田肥”则描绘出南方丰富的食物资源。这两句诗表达了虽然环境恶劣,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依然能够找到生活的乐趣和满足。 尾联“未辨殊方语,山歌半是非”,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南方文化的陌生和不理解。这里的“未辨”表示诗人对于南方语言的陌生,“山歌半是非”则表达了南方山歌的独特性和不易理解。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异乡文化的困惑和迷茫。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南方潮湿的环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作为北客在南方做官的感受和困惑。诗中既有对恶劣环境的描绘,也有对生活乐趣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而细腻的情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三江卑湿地,北客宦游稀。
雾气多成雨,云蒸易损衣。
白醪烧瓮美,黄雀下田肥。
未辨殊方语,山歌半是非。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雾气

    读音:wù qì

    繁体字:霧氣

    短语:

    英语:mirage

    意思:(雾气,雾气)
    云雾,水蒸气。
      ▶《管子•轻重己》:“宜藏而不藏,雾气阳阳。”
     

  • 雨云

    读音:yǔ yún

    繁体字:雨雲

    意思:(雨云,雨云)

     1.降雨的云。
      ▶《吕氏春秋•应同》:“旱云烟火,雨云水波。”
      ▶唐·李商隐《杜工部蜀中离席》诗:“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