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西亭》 岁月淹留随日老,乾坤狼狈几时宁。

岁月淹留随日老,乾坤狼狈几时宁。

意思:岁月停留随太阳老,乾坤狼狈几时宁。

出自作者[宋]曾巩的《西亭》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忧郁和思乡之情的诗。诗人通过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孤独、迷茫和对家乡的思念。 首联“团扇频挥到此亭,他乡愁坐思冥冥。”描绘了诗人在异乡的亭子中,频繁挥动团扇,沉浸在思乡之情中。“频挥”二字,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焦躁和不安,“他乡愁坐”则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颔联“空羞避俗无高节,转觉逢人恶独醒。”中,诗人表达了自己无法回避世俗的羞涩和无高节的困境,同时在遇到人时,又因为自己的独醒而感到厌恶。这一联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颈联“岁月淹留随日老,乾坤狼狈几时宁。”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悲叹和对天下混乱的不满。这里的“随日老”形象地描绘了岁月的流逝,“乾坤狼狈”则表现了诗人对天下大势的无奈和悲观。 尾联“欲知事事今何似,万里波涛一点萍。”诗人通过比喻,将自己的处境比作万里波涛中的一点萍,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在浩渺的世界中,孤独、无依的状态。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生动,通过丰富的意象和鲜明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世界和对家乡的思念。同时,诗人通过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担忧,也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团扇频挥到此亭,他乡愁坐思冥冥。
空羞避俗无高节,转觉逢人恶独醒。
岁月淹留随日老,乾坤狼狈几时宁。
欲知事事今何似,万里波涛一点萍。
作者介绍 曾巩简介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宁五年(1072)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知州。元丰四年(1081),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元丰六年(1083),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追谥为“文定”。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

关键词解释

  • 几时

    读音:jǐ shí

    繁体字:幾時

    英语:what time; when

    意思:(几时,几时)

     1.多少时候。
      ▶汉武帝《秋风辞》:“少壮几时兮,奈老何!”唐·韩愈《祭十二郎

  • 乾坤

    读音:qián kūn

    繁体字:乾坤

    英语:heaven and earth

    详细释义:1.本是易经上的两个卦名,后借称天地、阴阳、男女、夫妇、日月等。唐?杜甫?登岳阳楼诗:『吴楚东南坼

  • 狼狈

    读音:láng bèi

    繁体字:狼狽

    短语:两难 左支右绌 进退维谷 僵 为难 坐困 啼笑皆非 哭笑不得 左右为难 骑虎难下 窘 进退两难

    英语:(adj) in a difficult si

  • 岁月

    读音:suì yuè

    繁体字:歲月

    短语:时 工夫 时空 日 辰 流年 日子 时刻

    英语:the years of a person\'s life

    意思:(岁月,

  • 淹留

    读音:yān liú

    繁体字:淹留

    英语:stay for a long period

    意思:
     1.羁留;逗留。
      ▶《楚辞•离骚》:“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三国·魏·曹丕《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