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曾秀才归永丰》 觅举不应专嗜古,能文安得却嫌贫。

觅举不应专嗜古,能文安得却嫌贫。

意思:寻找行动不应专嗜古,能我得到却嫌贫。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送曾秀才归永丰》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清雅孤寂的生活情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深沉感慨。首联“白白茅柴强作春,青青灯火夜相亲”描绘了诗人简陋的居住环境,用白茅和青灯渲染出一种清静孤寂的氛围。颔联“超然侣子真翘楚,旧矣逢人诵过秦”则通过称赞友人超然物外、才华出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仰。 颈联“觅举不应专嗜古,能文安得却嫌贫”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认为追求科举不应该沉溺于古籍,而文学的才能也不能因为贫穷而嫌弃。这里也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深深感慨。尾联“射科速化谁无术,误向南溪更问津”则用射科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选择的反思,同时也展现出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白白茅柴强作春,青青灯火夜相亲。
超然侣子真翘楚,旧矣逢人诵过秦。
觅举不应专嗜古,能文安得却嫌贫。
射科速化谁无术,误向南溪更问津。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奉新县、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关键词解释

  • 安得

    读音:ān dé

    繁体字:安得

    详细释义:1.如何能得、怎能得。含有不可得的意思。文选?宋玉?风赋:『宋玉对曰:「此独大王之风耳,庶人安得而共之!」』文选?刘邦?杂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

  • 能文

    读音:néng wén

    繁体字:能文

    意思:善于属文。
      ▶唐·韩愈《省试学生代斋郎议》:“学生或以通经举,或以能文称。”
      ▶《宋史•文苑传四•萧贯传》:“俊迈能文,尚气慨。”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

  • 觅举

    读音:mì jǔ

    繁体字:覓舉

    意思:(觅举,觅举)
    谓古代士子请托以求举用。
      ▶《新唐书•薛登传》:“方今举士,尤乖其本。明诏方下,固已驱驰府寺之廷,出入王公之第,陈篇希恩,奏记誓报。故俗号举人皆称觅举。觅者,自

  • 不应

    读音:bù yīng

    繁体字:不應

    意思:(不应,不应)
    I

     1.不应该。
       ▶宋·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作此篇兼怀子由》词:“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古今小说•李公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