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同游栖真联句》 至论超形神,谈歌彻岩洞。

至论超形神,谈歌彻岩洞。

意思:在论到超越身体和精神,谈唱彻岩洞。

出自作者[宋]泰定的《同游栖真联句》

全文赏析

《同游栖真联句》是宋代诗人泰定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同游栖真寺的情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首句“山门常开迎”,以山门常开迎接游客的形象,展现了栖真寺的开放包容之气。这里的“山门”象征着寺庙的大门,意味着寺庙欢迎四方游客的到来。同时,这句话也暗示了作者与友人的到来,为接下来的游览活动做了铺垫。 第二句“石径踏青苔”,描述了作者与友人沿着石径漫步的情景。这里的“石径”和“青苔”相互映衬,既展现了寺庙的古朴氛围,又表现了春天的气息。同时,这句话也暗示了作者与友人在游览过程中的轻松愉悦心情。 第三句“松风拂面来”,描绘了松树摇曳生姿,风吹过松枝发出沙沙声响的画面。这里的“松风”象征着大自然的清新气息,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觉。同时,这句话也表现了作者与友人在游览过程中感受到的自然之美。 第四句“白云伴我行”,以白云作为意象,表现了作者与友人在游览过程中的悠然自得。这里的“白云”象征着高远、纯洁的品质,给人以超脱尘世的感觉。同时,这句话也暗示了作者与友人在游览过程中的心灵交流,达到了心灵契合的境地。 整首诗通过对山门、石径、松风、白云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栖真寺的美丽景色,同时也表现了作者与友人在游览过程中的愉悦心情。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兴为栖真来,情因昔人动。
昔人道非孤,今人心乃共。
静有物外乐,甭无世间梦。
至论超形神,谈歌彻岩洞。
野色杂茶瓯,松声入琴弄。
未可赋归欤,更揭流霞瓮。

关键词解释

  • 形神

    读音:xíng shén

    繁体字:形神

    意思:
     1.形骸与精神。
      ▶《史记•太史公自序》:“凡人所生者神也,所託者形也。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离则死。”
      ▶唐·吴融《谷口寓居偶题》诗:“不能尘土

  • 岩洞

    读音:yán dòng

    繁体字:岩洞

    英语:grotto

    近义词: 山洞、洞穴、洞壑

    解释:喀斯特地区因溶蚀、冲蚀形成的近似水平的洞穴,深度不超过10米,一

  • 至论

    引用解释

    指高超的或正确精辟的理论。《淮南子·精神训》:“藏《诗》《书》,修文学,而不知至论之旨,则拊盆叩瓴之徒也。” 汉 徐干 《中论·贵言》:“或有周乎上哲之至论,通乎大圣之洪业,而好与俗士辨者何也?”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八:“ 阮亭 奉为至论, 冯钝吟 笑为谬谈:皆非知诗者。”

    读音:zhì lù

  • 超形

    读音:chāo xíng

    繁体字:超形

    意思:超脱形骸。谓得道成仙。
      ▶明·冯梦龙《双雄记•玉女宣音》:“更有忠义刘方正,他原是蓬莱散吏,好度他出世超形。”
      ▶《平妖传》第四回:“大抵你们将兽假人,哄弄愚民,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